市民騎車經過路口時等待紅綠燈。
近日,海滄交警牽頭,協調住建、交通、市政等部門,在商業中心、城市主干道和居民區路口等區域,通過拓寬慢行系統,優化行人、非機動車過街設施等方式,推進路口交通微改造,便利市民日常出行。
騎車過馬路 有專用道安全多了
濱湖路與濱湖北二路交叉路口連接阿羅海城市廣場、正元新都匯兩大商業綜合體,附近還有天湖城、天源等多個居民區,是海滄商業核心地段。昨天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路口四個方向的車道都畫上了非機動車過街專用通道引導線,還裝上了紅綠燈,旁邊有引導牌寫著“非機動車按信號燈通行”,有不少市民騎車正在等紅綠燈。
據統計,該路口早晚高峰時段機動車流量超過3000輛次/小時,非機動車通行量超過1000輛次/小時,交通壓力大。早前,路口附近就建了阿羅海地下通道,無論是行人還是非機動車,都只能通過該通道過馬路。“平時過馬路,地下通道的斜坡只能容下一輛電動車上下坡,坡度較大,如果碰上相向而來的車輛,很考驗騎術,不太安全。”市民劉先生說,有時候為圖方便,直接騎在馬路上,存在安全隱患,現在路面改造成為可通行非機動車的專用通道,就方便安全多了。
據了解,該路口非機動車過街專用通道共4條,寬2.5米,附近新設了8個交通信號燈組,15塊交通指示牌,保障市民安全快速過街。
人行道拓寬 讓通行安全又順暢
馬青路靠近石塘公交車站的人行道也進行了提升。據介紹,提升改造利用原有的綠化帶和樹林區域,改造成一條2.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和一條2米寬的人行道,重構慢行空間,并施劃“人非分離”地面標志,避免了行人和非機動車交會時“搶道”現象的發生。海滄居民黃先生說,人行道變寬后,很好走,也更加安全了。
此外,滄虹路與海虹三路交叉口,原有5米寬的人行道旁,新增了5米寬的非機動車專用道,相關部門還將行人和機動車的信號燈,與相鄰路口聯網聯控,讓通行更順暢。
海滄區道路交通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表示,海滄區將對各個路口繼續排查,進一步提升海滄區交通管理水平,讓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文/圖 廈門晚報記者 李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