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的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大辯論”11日迎來最終場,由于候選人此前對“藍白合”、2026與2028年選舉、年輕化、黨務改革等議題均已多次表達,昨天的辯論主要聚焦在過去較未厘清也相對敏感的兩岸問題。
在這場臺媒評論“攻防激烈,過程精彩無冷場”的辯論上,中國國民黨籍民代羅智強率先就兩岸問題亮明立場,他強調國民黨要自信地推動兩岸和平與發展,稱“我們要自信地說出我們是臺灣人、是中國人”,反對身份認同模糊化,主張以國民黨歷史功績為根基,重塑國民黨的和平形象。
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則聚焦兩岸和平的緊迫性,認為2028年可能是臺海“和或戰”的關鍵節點,國民黨未能拿出清晰的兩岸和平方案,將錯失和平機遇。他強調若當選,將重建“黨德黨格黨魂”,把推進兩岸和平作為首要任務,恢復中華史觀,打破兩岸僵局,承諾2027年簽訂“和平備忘錄”。
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認為,兩岸和平穩定、反對“臺獨”就是最好的防務,臺灣更重要的是避戰,反對“臺獨”是避免兩岸沖突的最佳方式。
前民代鄭麗文指出,民意并非一成不變,國民黨應該引領民意,通過正面的對話和交流塑造民意,讓兩岸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她反對武力沖突,希望現狀的改變能在和平與穩定的框架下實現。
臺灣海基會前顧問蔡志弘提出建立“金馬非軍事區”的提議,他認為這一舉措可促進兩岸之間的投資與觀光合作,為兩岸關系的和平提供緩沖,創造經濟利益的同時重新開啟兩岸對話與合作。
該場辯論分理念論述、交叉詰問、彩蛋提問、結辯等部分,3位現場提問人分別是前民代蔡正元、臺灣前外事官員介文汲以及臺北縣前縣長周錫瑋。由于昨天是選前最終場辯論,也開放各陣營加油團進場助陣,臺媒稱現場與此前相比更為熱鬧。
此外,臺北第一女子中學教師區桂芝、兩岸問題專家趙春山受邀擔任彩蛋環節提問人。區桂芝在預錄的提問視頻中1分鐘內連提3問,“是否重建課綱?是否‘廢法’保障兩岸交流?是否促成統一?”可謂題題尖銳。
五位候選人對重建課綱的提問表達同意的一致態度,也強調兩岸應充分交流,不過僅張亞中承諾當選后重啟“國統綱領”。
郝龍斌認為要改課綱,避免下一代被洗腦,他并表示,國民黨在臺立法機構占多數,應透過“教育委員會”要求臺教育部門修改課綱,“在恢復中華史觀的前提之下,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張亞中直言為重建課綱他已經做了很多事情,寫了很多書,“我不是在講,我已經在行動了”;
蔡志弘贊成重建課綱,而且“要修法保護兩岸的交流”;鄭麗文也認為課綱改革勢在必行,“維持現狀不可能,但不能片面改變,需要和平和兩岸民眾支持”;羅智強強調課綱當然要改,他認為中華文化是根,統一的前提是和平,提出全力捍衛陸配人權。
臺灣“中天電視”YouTube頻道11日針對“看完國民黨主席大辯論最終場,您支持誰當下一任國民黨主席?”進行網絡投票,截至11日晚7點29分,也就是辯論剛剛結束,就有3.9萬人參與投票,鄭麗文以71%暫居第一;張亞中12%列第二;羅智強10%第三;郝龍斌6%暫居第四。
(臺海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