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記者從莆田市文旅局了解到,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莆田市文旅市場表現亮眼,游客接待量與門票收入雙雙增長,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為游客帶來多元化、個性化體驗,推動文旅市場蓬勃發展。
“雙節”期間,全市監測的4A級及以上景區(點)累計接待人數35.75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55.0%,實現門票收入916.66萬元,增長56.5%。其中,湄洲島媽祖文化旅游區接待人數15.26萬人次,同比增長82.75%,實現門票收入591.72萬元,增長70.5%;九鯉湖接待人數6.47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11.08萬元;工藝美術城接待人數5.99萬人次,增長25.6%;綬溪公園接待人數5.54萬人次,增長78.2%。
玩法新潮,文旅活動精彩紛呈
國慶中秋假日,莆田市串聯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文化遺產與民俗風情,推出“秋趣·濱海度假”“秋蘊·文脈探源”“秋色·木蘭攬勝”“秋知·親子研學”“秋味·舌尖尋味”等5個主題10條精品旅游線路,“解鎖”一系列新潮玩法,滿足游客多元化和個性化出游需求。
荔城區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推出“宋韻非遺映華誕·古城煙火煥新篇”國慶系列活動,主題巡游、狀元巡街、陽臺古風音樂秀、燈光舞蹈秀、中秋漢服祭月、非遺雜技表演等,吸引眾多游客打卡。涵江區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在節前煥新開街,假日期間,百年騎樓打卡、傳統非遺展演,福船探秘、模擬貿易、漢服換裝等沉浸式體驗聚集大量人氣。“天下媽祖?福澤海絲”2025福建?亞太音樂節活動在莆田湄洲媽祖城舉辦,媽祖故里化身亞太音樂新地標,創新融合“媽祖文化”“國際潮流”“電子音樂”“非遺文創”等多元形態,吸引全國各地超八萬名樂迷奔赴現場,配套舉辦旅游嘉年華活動,構建“音樂+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嘉年華,為現場觀眾帶來多元的游玩體驗。湄洲島媽祖影視城《緣起湄洲》演藝劇場推出“鐵花舞湄洲 煙花贊祖國”主題盛宴,非遺鐵花秀和海上煙花秀禮贊祖國華誕,雙視覺盛宴讓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國式浪漫;湄洲島《印象·媽祖》在假日期間推出“天女散花、嫦娥花神互動、煙花瀑布、飛天鳳凰、千人祈福、歡樂快閃”等多點位互動式沉浸式體驗項目,并全面優化升級“室內大劇+室外互動表演”,讓游客朋友沉浸感受媽祖文化的獨特魅力;兩個項目共演出43場,累計接待游客2.36萬人,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36%。南少林寺推出舞臺劇《南宗少林》、武術精選《南少林雄風》等禪武表演,每天三場,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南少林非遺武術的魅力。
產品豐富,惠民促銷福利滿滿
全市結合國慶、中秋消費節點,發起“全閩樂購|尋味莆田·共賞山海”發現寶藏小城促消費活動,聯合餐飲、住宿、休閑娛樂、購物等多家企業,為市民游客帶來豐富多彩的消費體驗。“雙節”期間,“莆田文旅一卡通”持續推出“吃、住、行、文、購、娛”6大板塊百項優惠福利,包含25+免費權益和70+優惠購權益。全市各縣區(管委會)也結合轄區消費市場特點和文旅重點活動同步開展特色促消費活動,為消費者持續創新“購物+旅游+娛樂”一站式消費體驗。
此外,“夜經濟”引燃市場。秀嶼區圍繞“夜購、夜食、夜游、夜娛”等內容,在土海濕地公園、東嶠鎮上塘路打造集“美食打卡、文化體驗、社交娛樂、藝術消費”于一體的城市級夜間消費地標,豐富市民游客假期夜間生活。城廂區綬溪公園“狀元樓上爭狀元”古裝音樂季活動在假日期間持續上演,獨特的“一屏帶多屏”模式聯通全市12處城市廣場直播大屏,吸引游人駐足,開拓夜間消費新場景。
節前,2025年莆田市足球聯賽圓滿收官,莆田市配套推出“購在中國·全閩樂購”2025福建悅購金秋消費季暨莆超燃購節,以“悅購金秋·莆超燃購”為主題,結合莆田市足球聯賽決賽,打造多元消費場景,并實時派發5000個“銀聯百福消費紅包”,創新消費帶動效應并持續發酵,為中秋國慶假日消費市場注入澎湃活力。
形式創新,傳統民俗綻放活力
假日期間,莆田市舉辦龍舟巡游木蘭溪挑戰世界紀錄活動,161艘龍舟、5000名槳手、10公里航程,創造最大規模、最長距離的龍舟巡游世界紀錄,現場配套黃石鎮楊門女將百人團表演、舞龍舞獅、車鼓隊、5000人齊喊贊句等民俗表演。東海鎮蔡襄文化園在國慶期間舉辦萬人圈燈、英歌舞、莆仙戲、十音八樂等特色民俗活動,其中“萬眾同心”圈燈民俗表演現場長達數公里的“燈龍”同步點亮巡游,場面壯觀,熱鬧非凡,帶領市民游客感受先賢智慧,體驗千年民俗。
莆田市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通過豐富的文旅活動、多樣的消費促進舉措以及創新的民俗活動形式,為游客和市民帶來了難忘的假期體驗,文旅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記者 吳炳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