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大陸,我就把第一站選擇了金谷溪岸文藝村,因為之前看到好多媒體的報道,一直很期待,這次來到現場,發現真的是不虛此行,超贊!”來自香港的陳女士一邊跟家人視頻分享快樂一邊贊不絕口。
國慶黃金周的金谷溪岸文藝村,處處洋溢著喜慶氛圍。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6周年,安溪縣金谷鎮黨委、政府精心策劃的“溪岸藝術匯·國慶樂翻天”金谷溪岸文藝嘉年華系列活動在此啟幕,10月1日至8日,從激昂歌聲到靈動舞姿,從筆墨丹青到剛勁武術,一場場主題鮮明的文化盛宴接連上演,讓群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節日喜悅,厚植深沉的家國情懷。
圖為金谷溪岸文藝嘉年華系列活動現場
金谷溪岸文藝村由金谷籍鄉村能人、國際著名藝術家陳文令2021年從北京返鄉出資創建而成,他秉持就地取材的理念,巧妙選用溪中的石頭、廢棄民房的材料作為設計原料,讓這里擁有“不可山寨”的獨特氣質,漫步于此,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似乎具象化了。
圖為金谷溪岸文藝村
據悉,此次金谷溪岸文藝嘉年華系列活動由中共安溪縣金谷鎮委員會、安溪縣金谷鎮人民政府主辦,金谷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金谷鎮綜合文化站、金谷鎮誠信促進會承辦,安溪文旅集團、福建省安溪第九中學、安溪縣金谷中心學校、安溪縣音樂舞蹈家協會、安溪縣美麗鄉村文化宣傳服務中心、華藝聲樂工作室、安溪宏翔武術館、音尚主持口才機構協辦,以多元文化形式為載體,串聯起對祖國的祝福與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據金谷鎮政府鎮長李凝蘇介紹,為保障活動高效落地、惠及更多群眾,金谷鎮提前部署,成立專項工作專班,從后勤、資金、交通、安保等多維度筑牢保障防線。專班不僅提前對接負責場地搭建的團隊,反復核查舞臺設施、音響設備的安全性能,還要聯合公安等部門制定應急預案,在活動現場設置臨時醫療點與安保崗,確保每日上萬名群眾參與活動時的安全與秩序。
“為了讓活動既有文化味又接地氣,我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籌備,光是節目篩選就開了三次協調會。”談及活動籌備細節,金谷鎮文體旅辦負責人易新麗介紹,活動前期不僅要逐一對接安溪縣美麗鄉村文化宣傳服務中心、華藝聲樂工作室等協辦單位,敲定具體節目,對書畫作品的創作進行策劃指導,還得在每日活動前核對演員到場情況、配合具體需求、調試音響設備,“就怕哪個環節出岔子,讓群眾的期待落空”。
“我們金谷溪岸文藝村最核心的競爭力,在于擁有國際著名藝術家、雕塑家陳文令先生這位‘靈魂人物’。我們不僅要讓它成為群眾家門口觸手可及的‘文化客廳’,更立志將其打造成‘文藝賦美鄉村’的閃亮‘金名片’,構建‘文藝賦美鄉村’的‘金谷模式’。”金谷鎮政府副鎮長張錦川表示,此次金谷溪岸文藝嘉年華系列活動涉及歌唱、繪畫、武術、朗誦、歌仔戲、書法等多種形式,就是為了精準匹配不同年齡段群眾的文化需求,讓大家足不出鎮,就能沉浸式享受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活動首日的歌唱主題日,率先點燃全場熱情。當《頌歌獻給祖國》《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旋律在溪岸上空響起,臺下觀眾紛紛跟著輕聲哼唱,熟悉的旋律喚醒共同的時代記憶;薩克斯獨奏《萬疆》宛轉悠揚,音符流淌間仿佛將祖國的壯麗山河徐徐鋪展;閩南語歌曲《這是泉州》《阿嬤的教示》帶著濃郁鄉音,勾起在場鄉鄰的鄉愁共鳴;一群孩童身著整齊服飾,用稚嫩卻堅定的嗓音唱響《在黨旗下成長》,清澈歌聲里滿是純粹的赤子之心,19個節目輪番登場,讓整個文藝村都沉浸在紅色歌聲的海洋中。
圖為10月1日歌唱主題日活動現場
歌聲的余韻尚未消散,10月2日與10月7日的綜合演出日便帶著新的驚喜而來。悠揚笛聲率先劃破現場寧靜,貴老師指尖輕躍,婉轉旋律瞬間抓住全場目光;安青組合領唱的《我和我的祖國》一開口,臺下觀眾立刻自發揮舞手中的小國旗,跟著節奏齊聲合唱,紅色浪潮在人群中涌動。歌伴舞《人到安溪不想走》里,舞者們以靈動舞姿展現安溪的秀麗風光與人文魅力,《童年老家》《龍的傳人》等經典曲目接續上演,鑫林組合演繹的《東方之珠》韻味悠長,最終全體演員與觀眾共同唱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激昂歌聲回蕩溪岸,將對祖國的祝福推向頂點。
圖為10月2日綜合演出日活動現場
圖為10月7日綜合演出日活動現場
當歌舞的熱鬧暫歇,10月3日的繪畫與手工主題日,為文藝村注入了靜謐的創意氣息。現場整齊擺放著各色畫筆、顏料與手工材料,親子家庭、藝術愛好者圍坐在一起,有人手握畫筆,將對美好家園的向往、對祖國的真摯祝福細細勾勒,色彩鮮艷的五星紅旗、栩栩如生的山河圖景在筆下逐漸成型;有人專注于手工創作,剪刀、膠水在手中靈活運轉,簡單的卡紙、毛線搖身變成精致的燈籠、可愛的中國結,大家不時交流創作思路,歡聲笑語縈繞現場,溫馨氛圍感染著每一個人。
圖為10月3日繪畫與手工主題日活動現場
這份溫馨過后,10月4日的武術主題日再度點燃現場活力。“武動乾坤”表演一開場,武術隊員們拳腳生風、動作剛勁,利落招式贏得臺下陣陣喝彩;“功夫少年”們雖年紀尚小,卻精氣神十足,一招一式盡顯颯爽英姿;靈動的舞龍表演更添精彩,金龍在隊員操控下時而盤旋升空、時而俯沖游走,栩栩如生如騰云駕霧。互動環節里,成年觀眾跟著教練學習八段錦、太極拳,動作舒展柔和;未成年觀眾則興奮地模仿基礎武術動作,出拳、踢腿間感受中華武術的力量,現場儼然成為武術愛好者的歡樂天地。
圖為10月4日武術主題日活動現場
武術的熱血尚未冷卻,10月5日的朗誦主題日,便以文字的力量傳遞深情,致敬偉大時代。“我驕傲,我是中國人!”伴隨著激昂的開場白,《我的祖國》朗誦正式開啟,表演者飽含深情的聲音,將對祖國的熱愛娓娓道來;《大寫的中國》《滿江紅》等經典篇目接連呈現,有的朗誦鏗鏘有力、滿是豪情,有的溫柔細膩、飽含繾綣,抑揚頓挫的聲韻在文藝村久久回蕩,觀眾們靜靜聆聽,不時報以熱烈掌聲,在文字與聲音的交融中,重溫祖國的壯麗山河與光輝歷程。
圖為10月5日朗誦主題日活動現場
當朗誦的余情仍在蔓延,10月6日的歌仔戲主題日,又帶來了濃郁的閩南非遺風情。《陳三五娘》《桃花搭渡》等經典選段輪番上演,演員們身著精致戲服、頭戴華麗頭飾,一顰一笑、一唱一念皆顯專業功底,生旦凈丑各展風采,唱念做打的韻味十足。原唱曲目《金谷溪岸迎客歌》由張錦川作詞并以歌仔戲唱腔演繹,將對金谷的熱愛融入曲調之中。熟悉的閩南鄉音讓老年觀眾倍感親切,不少人跟著輕輕哼唱;年輕觀眾也被精彩劇情與獨特唱腔吸引,紛紛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瞬間,非遺的魅力在這一刻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圖為10月6日歌仔戲主題日活動現場
這場持續八天的文化盛宴,最終在10月8日的書法主題日中畫上圓滿句號。書法愛好者們齊聚一堂,案桌上宣紙鋪展、墨香四溢,大家凝神靜氣、手握毛筆,筆尖在宣紙上緩緩游走,“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我愛你中國”等字樣逐漸成型,一橫一豎見功夫,一撇一捺皆深情,每一幅作品都承載著對祖國的美好祝愿與對傳統文化的堅守。現場設置的作品展示區前,過往群眾駐足觀賞、不時贊嘆,在筆墨丹青中感受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
圖為10月8日書法主題日活動現場
金谷鎮黨委書記楊生財表示,此次“溪岸藝術匯·國慶樂翻天”金谷溪岸文藝嘉年華系列活動不僅是一次國慶主題文化慶祝活動,更是金谷鎮推動文旅融合、豐富基層文化生活的生動實踐,下一步,將持續挖掘閩南文化、紅色文化資源,讓文化惠民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不斷提升群眾的文化獲得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