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政永高速公路德化段建設現場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隨著最后一片預制梁在吊裝設備的精準操控下平穩落位,由泉州交發集團權屬福建第一公路集團承建的這一重點工程,圓滿完成全線4112片梁片架設任務。這一關鍵節點的突破,標志著政永高速德化段建設邁入新階段,為項目早日通車按下“加速鍵”。
“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
自預制梁架設工作啟動以來,項目建設團隊便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奮斗姿態,直面工程建設中的重重考驗。工期緊、任務重、交叉作業多是擺在團隊面前的現實挑戰,對施工統籌和精細化管理提出了極高要求。
面對挑戰,項目團隊始終將“保安全、保質量、搶進度”作為核心準則。
一方面,通過召開專題研討會、邀請專家指導等途徑,科學制定施工方案,對梁片生產、運輸、吊裝等全流程進行精細化管控。在梁片生產環節,采用智能化生產線,實現鋼筋加工、混凝土澆筑等工序的標準化作業,確保每一片梁的質量都符合規范標準;在運輸環節,根據路況特點優化運輸路線,配備專業護送隊伍,保障梁片在轉運過程中的安全與完好。
另一方面,團隊著力優化資源配置,合理調配人力、設備協同作業,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高效施工。施工現場,起重機、運輸車往來穿梭,建設者們堅守崗位,用汗水與堅守刷新著項目建設的“加速度”,生動詮釋了“筑路鐵軍”的擔當與風采。
科技創新賦能交通建設
此次工程建設中,無縫橋梁技術的成功應用,成為項目的一大亮點,是科技創新賦能交通建設的生動實踐。為攻克這一技術難題,泉州交發集團權屬福建第一公路集團、泉州德化政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與福州大學強強聯合,組建專項科研團隊,共同開展《無伸縮縫橋梁理論體系構建與關鍵技術應用》課題研究。
科研團隊經過無數次的理論推導、實驗驗證與現場測試,最終在無伸縮縫橋梁領域實現了理論與技術的雙重突破。該成果有效解決了傳統橋梁伸縮縫易損壞、維護成本高、行車舒適性差等痛點,顯著提升了橋梁結構的整體耐久性與安全性,為我國橋梁工程技術進步提供了重要支撐。
2025年,該課題榮獲福建省公路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一榮譽不僅是對科研團隊創新能力和辛勤付出的高度認可,也充分彰顯了政永高速德化段項目在推動工程技術革新方面的標桿實力。
全線預制梁架設任務的圓滿收官,不僅是政永高速德化段建設進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更是全體建設者以實干實績向“雙節”獻上的一份厚禮。站在新的起點,項目團隊將繼續乘勢而上、再接再厲,全力推進橋面系施工和路面工程建設。
來源 | 泉州政務綜合泉州市國資委、泉州交發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