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城區:
城市更新
有“里”有“面”
近年來
薌城區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什么是城市更新?怎么“更新”?打個比方說,在薌城區,建設口袋公園,服務“一老一小”幸福生活,這屬于城市更新;漳州古城“修舊如故”,匠心重現“九街十三巷”歷史文脈,這屬于城市更新;更新背街小巷,打造百姓家門口的家巷客廳,這樣的升級改造同樣屬于城市更新……這一幕幕生動場景,都在記錄著薌城區城市更新的發展足跡。
今年五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將前期的實踐經驗和改革成果上升為制度安排,讓城市更新有了頂層設計。
薌城區住建局副局長 呂碩
根據這一次印發的《意見》,主要涉及八個方面的內容,對應到我們薌城區,既包含民生問題,比如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也包含經濟問題,比如老舊街區、老舊廠區等地塊更新改造;還包括各項補短板工程,比如,排水、供水等地下管線管網建設等等,這些城市更新項目,既便利了群眾的生活,也促進了消費和投資,拉動了我們薌城區的經濟增長。
在本次城市更新的內容中,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內容,比如針對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的更新改造,《意見》也提出了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盤活利用閑置低效廠區、廠房和設施,植入新業態新功能。
今年“五一”
在“漳州糖倉”內
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正在上演
新郎 蔡斯巍
有很多類似的廠房,代表著中國那個年代的傳統記憶,就像我們婚禮的基調,是一種未來和傳統的結合。
這片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的老舊廠區,前身是糖酒副食品岱山轉運站。2009年,這片承載著超越半世紀工業記憶的老廠房退出運行,并在之后的數年間開啟了廠區轉型之路。
城市更新并非大拆大建,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有很多老舊小區的角落同樣具有魅力,在一些老舊的角落,通過引入一些新的元素,能夠營造旅游景點、網紅打卡點。
漳州糖倉的改造,并沒有破壞原有的風貌,主廠房、舊鐵軌等有特色的工業遺跡被保留并活化利用,園區內和道公社、椿山集等特色空間林立,不同類型的文化在這里交流碰撞,構建起極具吸引力的復合生態空間。
我認為打造空間必須要有這樣的一個使命感,呼吁大家來關注我們的傳統文化,對我們來講,也是很有意義的。
糖倉主理人 楊丹
類似這樣的老舊廠區、老舊商圈改造在薌城區還有很多。位于新華西商業街的華聯商廈,曾是90年代漳州城市商業的“翹楚”之一。
然而,在時代浪潮的沖擊之下,昔日的黃金鋪位逐漸蒙塵,空間閑置成為老商圈無法回避的陣痛。
東鋪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戴賀亮
在我們街道一些非常好的地段,也會出現有資產大面積長時間閑置的一個狀態,我們覺得非常的浪費也非常的著急,街道就決定全力以赴,把我們轄區里面這些老街區,把它盤活和利用起來,通過招引一些高品質的“三產”項目、創造一些新的消費場景,來再度聚集人氣、刺激消費,從而拉動實體經濟的增長。
為了更好地推進盤活閑置空間,重振老商圈活力,薌城區東鋪頭街道成立工作專班,集結11個社區的力量,對轄區內22棟重點樓宇展開“拉網式”排查,最終精準鎖定11棟樓宇、2.3萬平方米的閑置空間,并逐一建立信息臺賬,為后續精準招商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摸清“家底”之后,就及時地召開研判會,我們通過發動街道社區干部全員招商、轄區企業以商招商以及包括在外鄉賢的靶向招商等形式,廣而告之我們轄區的招商信息、精準對接客商來洽談。
截止目前,我們街道的招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成功招引了多家品牌首店入住,還有一些文旅項目也正在洽談,這些項目的落地不僅讓我們舊街區逐步重返了往日的人氣和活力,也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服務。
在“謀發展”的同時,“補短板”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2025年,薌城區持續推進新一批53個老舊小區開工改造,將惠及居民1.77萬戶;同時,改造提升市政污水管道3公里、雨水管道3公里,這些民生項目的持續推進,既填補了民生洼地,也提升了城市品質。
在完善城市功能的方面,《意見》也指出,要充分利用存量閑置房屋和低效用地,優先補齊民生領域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家住萬科濱江府的市民劉先生是一名籃球愛好者,每到周末或閑暇之余, 他總會約上三五球友,直奔水仙花大橋下的籃球場揮灑汗水。
首先整體環境非常好,然后又臨江,景色也比較好,給人一種比較愉悅的體驗,通行距離上還是比較好的,然后騎電動車就可以到達了,離我距離非常近。然后橋下設施建設也非常好,又有這個橋還可以遮風擋雨,吸引很多籃球好友,我們大家一起玩,切磋技術交流,綜合技術提升,非常高興,非常開心。
市民 劉云鵬
雖然場地的上方是川流不息的水仙花大橋,但這片橋下空間卻讓人感到格外的寧靜。除了建設籃球和乒乓球等綜合運動場地,在靠近江邊的親水地段還結合周邊環境,增設了沙灘、木棧道和露營平臺等設施,引入茶座、咖啡等消費業態,打造出一個“青春不散場”的主題廣場。曾經荒草叢生的“閑置地帶”,如今已變身成為充滿詩意與生機的“城市客廳”,市民或休閑飲茶、或打卡拍照,一片溫馨愜意。
市民 馮碧軍
我覺得這個很好,很合理的利用這土地,這一片本身比較市中心,大家也需要有一些上完班之后的消遣、娛樂的方式,在這里很適合,環境也很好。
城市更新,謀定后動。近年來,薌城區高度重視城市更新工作,面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的龐大需求,2025年薌城區已向上爭取國家、省專項資金支持3.35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城市更新專項資金1.26億元,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及省級補助資金10953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1億元,用于支持城市更新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更新,一頭牽著民生福祉,一頭系著城市發展。通過城市更新,一方面解決居民的急難愁盼、生活痛點,一方面探索適合新時代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未來,相信隨著薌城區城市更新行動的推進,城市的業態、功能、品質將不斷提升,也會讓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舒心、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