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月港潮生。10月2日,由龍海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主辦的 “潮起月港?星耀非遺” 第三屆龍海非遺嘉年華在龍海月港古鎮正式啟幕,活動深度融合“非遺+旅游+體驗”模式,充分挖掘月港“海絲”文化與閩南民俗資源的獨特魅力,打造了一場集啟幕展演、街區巡游、技藝體驗、雅樂品鑒于一體的文化盛會。
活動現場,各類非遺項目輪番登場,串聯起一幅生動的閩南文化畫卷。南音雅韻縈繞耳畔,多種樂器相互配合,仿佛將觀眾帶回了古代月港商船往來、絲竹聲不絕的繁盛歲月之中;五祖鶴陽拳剛勁有力,出拳時迅猛如虎,踢腿時凌厲如風,每一個招式都精準到位,展現出五祖鶴陽拳的剛健之氣;歌仔戲花旦的經典唱腔與弄虎表演的民俗活力相映成趣,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盡顯民俗活力。
游客
歌仔戲的唱腔沒有北方戲曲的高亢激越,也不似粵劇的華麗婉轉,反倒帶著閩南語特有的軟糯與清甜,初聽溫和,細品卻有回甘,就像突然聽見了藏在方言里的 “故鄉回聲”。
此外白水貢糖、米漿花生、漳州窯素三彩等非遺市集讓游客在親手制作中感悟匠心。
香港明星林子聰&陳浩民
來到龍海,特別的開心,因為你們特別的熱情,我也嘗到很多美好的食物,比方是麻糍,還有那個豆花、海石花都好好吃,所以有機會要多來龍海!
漳州窯素三彩燒制技藝
市級非遺傳承人 陳嫣
我很榮幸能在月港這片承載著六百年“海絲”記憶的土地上,參與這場“潮起月港?星耀非遺”的非遺盛宴,借助這樣的盛會,讓更多人,包括遠道而來的香港朋友,認識并喜愛上這項古老技藝,這正是我們傳承人的期盼。
本次活動通過場景化、互動式的呈現,不僅讓市民游客在“觀演、體驗、品味、游購”中深切感受了閩南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活力,也有效帶動了月港古鎮、后港古街的文旅消費。
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典華在啟動儀式致辭中指出,龍海,是一座文脈深厚的“千年古邑”,作為明朝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曾引領了中國第一次全球化浪潮,這份開放包容的“海絲”文化,至今在這片土地上薪火相傳。長期以來,龍海區致力于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傳承,連續三年舉辦“非遺嘉年華”活動,本屆非遺嘉年華,融合閩南的“煙火氣”與香港的“時尚范”,碰撞出非遺活化傳承的新火花!龍海將繼續深耕本土文化,推動特色文化品牌“走出去、火起來”,吸引更多的各界人士了解龍海、愛上龍海!
據了解,此次非遺嘉年華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參與,聯動后的港古街非遺探店活動也人氣爆棚。這場持續一天的文化盛宴,不僅讓大家近距離感受了閩南非遺的獨特魅力,更搭建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為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截至當晚,月港聯動后港古街的非遺探店活動已接待游客超萬人次。
龍海區文化館
館長陳斌
截至目前,我區擁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8項,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戲劇,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八大類別。本次活動,正是我們系統性展示非遺保護成果的一個窗口。 我們從這58項瑰寶中精選了南音、歌仔戲等多個代表性項目,通過“沉浸式展演+互動式體驗”的方式,在月港古鎮與后港古街的原生場景中集中呈現。我們不僅讓市民游客“看見”非遺,更通過圖文展、技藝體驗和傳承人現場講解,讓大家“讀懂”非遺背后的智慧與歷史,真正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活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