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2日訊(通訊員 張俊鈞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為推進環境整治規范化、常態化,進一步提升生態宜居水平,自2025年8月22日起,詔安縣官陂鎮啟動生態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重點圍繞“全員動、全域清、全面凈”目標,細化任務清單和進度安排,明確鎮、村、組三級職責分工,逐一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標準、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各村同步完善網格化管理,實施到人、到戶包干制度,確保排查覆蓋背街小巷、溝渠塘堰、主次干道等區域,真正實現底數清、情況明、任務實。
宣傳發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在宣傳發動方面,官陂鎮堅持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線下通過懸掛標語、張貼倡議書、“村村響”廣播等方式發布整治要求和時間安排;線上則通過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微信群、朋友圈、視頻號等渠道持續推送普及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同時各村將門前“三包”責任納入宣傳重點,進一步明確居住戶、經營戶日常保潔、雜物歸置、污水規范排放等要求,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并納入整治清單,實現宣傳、發動、收集、處置閉環管理,促使群眾從環境治理的“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主動履行門前“三包”責任。
集中治理:排查清理齊頭并進
在集中治理方面,鎮村兩級力量組織村兩委、黨員干部、退役軍人志愿者等隊伍開展全覆蓋“拉網式”排查與清理。整治采取“人工精修+機械快清”模式,由保潔員負責清除雜草、枯枝、低洼積存垃圾和零散廢棄物,調配挖掘機12臺、鏟車8輛、轉運車17輛,集中清理渣土、建筑殘片和大件雜物。對亂堆亂放、占道經營、亂搭亂建等問題分類施策,能規整的現場規整,需拆除的依法依規拆除,涉及污水直排、溝渠堵塞的同步疏通、修復。各村工作組實行每日調度、每月通報機制,實時更新問題臺賬,對整改未達標點位安排復核,實行發現一處、整改一處、銷號一處,確保整治不留盲區、不走過場。
鞏固成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在鞏固整治成效方面,官陂鎮同步健全長效管理體系。各村依據實際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環境衛生納入村級日常管理,進一步明確檢查頻次、責任范圍和獎懲辦法;同時,鎮級環衛專班建立“日保潔、周巡查、月通報”的工作機制,實施問題交辦、限時整改、復核驗收、結果公示四個環節閉環運轉。配套完善保潔隊伍、轉運車輛、收集設施等基礎條件,優化垃圾收運路線和頻次,壓實門前“三包”責任,防止問題反彈。
截至目前,官陂鎮共計懸掛橫幅70余幅、發放倡議書2500余份,累計出動人員1200余人次,清理垃圾200余噸,疏通河道溝渠2.3公里。一串串數字背后,是官陂鎮人居環境的真實蝶變。接下來,官陂鎮將以此次整治行動為契機,持續深化整治成果,健全長效常管、常態督導機制,推動人居環境從“一時美”邁向“持久美”,從“一處美”變成“全域美”,為打造宜居宜業、景美人和的鄉村振興新局面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