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2日訊(通訊員 鄭曉梅 何晨偉 徐煒堅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金秋九月,漳州市長泰區陳巷鎮新吳村的興龍禹家庭林場迎來砂仁豐收。連片桉樹林下,一簇簇砂仁果實掩映在翠綠枝葉間,三五成群“擠”在植株下。工人們正穿梭林中,將它們一一收入囊中,一臉的汗水掩蓋不住豐收的喜悅。
工人們正穿梭林中,將砂仁一一收入囊中。鄭曉梅攝
興龍禹家庭林場負責人林少芬告訴記者,今年該農場在桉樹林下套種砂仁100畝,畝產約100斤,預計利潤可達100萬元,收益顯著。
一串串砂仁,三五成群“擠”在植株下。鄭曉梅攝
據悉,長泰砂仁又稱陽春砂,簡稱泰砂,是長泰傳統特產之一,為珍貴南藥,其一般生長在潮濕的坡地和樹蔭下。林下套種砂仁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間,增加林農收入,降低造林成本,還可以提高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防止水土流失,實現“以短養長”。
近年來,長泰區通過科學規劃,已規模推廣桉樹林下種植砂仁超5000畝,年產量約45萬公斤,成為助農增收和生態保護共贏的重要舉措。下一步,長泰區將進一步研究中藥材林下仿野生栽培、無公害栽培和矮化栽培,構建初加工技術體系與一體化產業基地,對藥食同源中藥材植物進行深層次產品開發,延長林產品產業鏈,提升產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