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8日訊(通訊員 賴宏亮 盧國義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初秋時節,天高云淡,微風和暢。位于平和縣大溪鎮的靈龍谷生態旅游度假區,迎來了一年中最富詩意的季節。背倚閩南第一高峰大芹山,面朝國家級地質公園靈通山,千畝油茶翠接遠天,與層疊梯田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靜謐而生機的田園畫卷。這里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超20000個,生態環境得天獨厚,不僅是一處令人心馳神往的天然氧吧,更成為鄉村文旅與振興實踐深度融合的亮眼注腳。
賢達返鄉注活力,青山蝶變換新顏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靈龍谷的美麗蛻變,正源于賢達陳原輝的深情回歸與傾力投入。生于斯、長于斯,這位從大松村走出去的企業家,心懷桑梓,毅然返鄉,投身生態旅游發展。他先后整合盤活千余畝閑置山地,累計投入約1.6億元,將一片荒山打造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綠色農業、戶外拓展、研學旅行與養生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自然人文景區。在陳原輝的示范引領下,大松村已有三十余人陸續返鄉創業,他們正成為這片土地上傳承接力、推動振興的中堅力量。
作為平和縣人大常委會委員、泉州市平和商會榮譽會長,陳原輝屢獲“優秀政協委員”“優秀青年企業家”等榮譽,更入選2023年度福建省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在他的務實經營與情懷引領下,靈龍谷不僅躍升為區域旅游金名片,更寫就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本。
農文旅深度融合,激發鄉村發展新引擎
靈龍谷景區以“農業為基、文化為魂、旅游為徑”,成功構建出三產融合的典范模式。依托本地優越的自然生態與農業資源,景區將油茶產業、生態農業與休閑旅游有機嫁接,形成了一條集觀賞、體驗、消費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鏈。游客既可漫步青山綠水間,沉浸自然之美,也可深入農耕場景,體驗采摘制作,品嘗地道藥膳與“大溪三寶”,更可攜一份山野好物,把原鄉風味帶回家。
這種以旅強農、以文興產的融合發展,不僅做旺了鄉村旅游,更切實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不少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或參與景區運營,或經營農家樂,或推廣農副產品,共享發展紅利。靈龍谷也由此獲評“省級生態家庭農場”“省級扶貧聯系點”“漳州市職工療休養基地”“休閑農業示范點”等多項榮譽,成為區域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
多元業態精準賦能,樹立文旅體驗新標桿
為滿足日益多元的市場需求,靈龍谷不斷豐富產品體系,打造出覆蓋多類客群的體驗項目。無論是療休養團建、企業會議、黨建活動,還是研學教育、親子旅行、自駕散客,都能在這里找到心儀之選。
景區匠心推出“八大游樂”體驗體系,并結合“非常6+1”特色美食——融匯“大溪三寶”、藥膳三湯與靈龍谷運動雞,倡導藥食同源的健康理念。戶外拓展設施讓游客在山水之間激發潛能、磨煉意志;研學課程則讓青少年于游玩中親近自然、習得知識;而康養度假產品,更為都市人群提供了一處靜謐身心、回歸自然的休憩之所。通過這些精準而多元的業態布局,靈龍谷正持續提升品牌吸引力,逐步樹立起鄉村文旅品質升級的新標桿。
產業振興引領未來,平和鄉村繪新卷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核心。靈龍谷的崛起,是平和縣大溪鎮系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平和縣積極引導鄉村旅游發展,深化農文旅融合,成效顯著。一批批如靈龍谷一樣的優質項目不斷涌現,逐步形成以旅帶農、以農促文、以文興業的良性發展格局。
展望未來,大溪鎮將繼續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提質擴容,培育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游客走進大溪、體驗鄉村,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而深厚的動能。
初秋的靈龍谷,云舒霞卷,如詩如畫。這里不僅是遠離喧囂、安頓心靈的旅游目的地,更是鄉賢引領、產業融合、村民共富的振興實踐地。在農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徑上,靈龍谷持續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娓娓道來一個鄉村煥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