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2日訊(通訊員 白藝鑫 盧國義 林榮鏈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平和縣大溪鎮的層巒疊翠之間,大松村的千畝梯田猶如大地指紋,盤旋生姿。新修的機耕道如玉帶環繞,農戶正在田間作業,水霧噴灑間映出絢麗彩虹——這片承載百年農耕記憶的土地,正經歷一場“高標準”蛻變:小田改大田、坡地變平地,從昔日“望天田”一躍成為“噸糧田”。
高標準建設,夯實農業根基
走入大松村,昔日零散起伏的坡地和小田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平整連片、規整有序的高標準梯田。田間機耕道縱橫貫通,農機往來無阻;灌溉水渠蜿蜒其間,保障每塊耕地“喝飽喝足”。
“以前,我們村的耕地狀況不佳,每到‘耕種管收’環節,機械作業難度大、投入成本高,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大松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葉禮宜感慨道,“現在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道路通了、水設施完善了,一切都大不一樣了。”
“企業+農戶”賦能,優質稻米擦亮金字招牌
大松村創新推行“企業+農戶”模式,聯合福州靈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優質水稻種植,規模已達485畝。公司引進“玉針香(超泰米)”和“青香優19香”兩大優質品種。其中,“玉針香(超泰米)”屬于超級稻,是目前“全國最長最香”的米;而“青香優19香”是唯一自帶青香型的超級雜交稻,米質軟糯、部標一級,經技術改良后富含殼寡糖等成分,有助于降低膽固醇、預防三高。該公司推出每斤35元的精品米和199元/2斤的禮盒裝產品,熱銷本地市場,并遠銷北京、廈門、福州等地,食味值與口碑俱佳。
在福州靈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精心經營下,梯田實現了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村民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穩定租金,還可進入企業務工賺取薪金,實現“一塊地、兩份收入”,增收路徑更加寬廣。
農文旅融合,梯田煥發多元生機
依托獨特的梯田景觀和優良的生態資源,大松村以“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路徑,積極拓展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鄉村休閑、文化傳承等多元業態,推動鄉村振興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邁進。
如今,游客漫步于梯田之間,不僅可欣賞四季變幻的壯麗景致,還可參與插秧、收割等農耕體驗,品嘗現摘現烹的生態米蔬,沉浸于“原汁原味”的田園生活。這一融合模式顯著提升了大松村的旅游吸引力和品牌影響力,使其迅速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休閑,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和產業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能。
在這片煥新的土地上,大松村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基,以產業融合為徑,正穩步走向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振興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