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打造“文明有象”精神文明建設特色品牌,現面向大家征集“明禮市民”好建議,期待您的“金點子”,一起為提升漳州城市文明助力!
征集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9月16日
征集范圍
薌城區
征集內容
本次征集內容豐富,主要包括八大方向:環境提升、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禮儀、文明旅游、網絡文明、文明養犬、移風易俗。
上下滑動閱覽
——“潔凈有禮”環境提升行動
倡導垃圾分類、科學減量,干凈整潔、規范有序,愛衛同行、文明健康。強化“最好的保潔是不亂扔垃圾”理念,加大對高空拋物、隨地吐痰、亂貼亂畫等不良行為的糾正教育力度。以社區小區、背街小巷、集貿市場、城鄉接合部等場所為重點,集中整治公共場所臟亂差問題;以旅游景區、特色街區、重要商圈等場所為重點,著力打造干凈整潔的“席地而坐”示范區。沿街商家和衛生責任單位自覺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嚴禁亂潑污水、違規占道。文明單位黨員干部、志愿者帶頭開展環境衛生微志愿服務。
——“出行有禮”文明交通行動
倡導按燈停走、按道行駛,按位停車、規范駕乘,文明禮讓、平安出行。針對機動車加塞路怒、“開門殺”、不禮讓行人、車窗拋物、占道停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不戴頭盔、超員乘載、不按道行駛,行人闖紅燈、突然橫穿“鬼探頭”、過馬路不走斑馬線和低頭看手機等不良行為,開展正面宣傳引導和反面曝光警示。加強“一老一小”文明交通宣傳教育,提升學生和老年群體“知危險會避險”能力,強化快遞、外賣平臺企業及騎手交通安全教育和監管。開展“文明交通 攜手共創”主題宣傳,制作刊播交通安全普法專題作品,在重大節假日、重要時間節點部署“萬屏聯動”,擴大社會宣傳面。結合豐收節、旅游節、采摘節等各類文化活動,持續開展“美麗鄉村行” 交通安全巡回宣講。持續深化“清靜車廂”活動,開展文明乘車宣傳教育,加強車廂內不文明行為勸導,打造清新有序的乘車環境。
——“餐飲有禮”文明餐桌行動
倡導按需點餐、按量取餐,公筷公勺、拒食野味,尊重勞動、節儉惜福。開展“光盤行動”和“帶走半瓶水”行動,在景區景點、星級酒店、美食街、高校食堂等餐飲場所開展文明餐桌打卡活動,提高文明餐桌知曉度和支持度。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引導餐飲經營者及時提醒消費者合理點餐、適量取食,提供半份菜、單人菜,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嚴把食品安全關,生熟分開、餐具衛生,合法經營、明碼標價,環境整潔、衛生干凈,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做好“餐飲垃圾分類”,減少餐廚垃圾,將厲行節儉貫穿餐飲全流程。
——“言行有禮”文明禮儀行動
倡導出言有尺、行事有度,儀表得體、舉止文明,以誠待人、謙恭友善。針對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言語粗俗、惡意占座、隨意插隊、禁煙區吸 煙等不良行為,開展文明禮儀宣傳引導。深化“存正心 守正道 養正氣”宣傳教育,推動各文明單位、行業窗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發揮示范作用,加強干部職工公務禮儀、日常禮儀教育引導,強化職業道德實踐養成,踐行“馬上就辦”要求,提升文明素養和服務質量。開展“文明禮儀潤于心 行為習慣踐于行”主題實踐活動,著力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增強文明禮儀修養。舉辦文明禮儀網絡知識競賽, 普及文明禮儀知識。
——“游玩有禮”文明旅游行動
倡導尊重風俗、知理明禮,相互禮讓、安全有序,愛護環境、保護古跡。加強旅游行業規范化管理,做好文明出境游行前教育。發揮文明旅游引導員、志愿者作用,加強文明旅游宣傳、服務和引導。制作一批文明旅游動漫短片、主題小品、情景秀等,倡導文明游玩。在春節、“五一”、“十一”、寒暑假等旅游出行高峰期,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加強文明觀影、觀演、觀賽教育,引導游客、觀眾服從安排、遵守秩序、文明助威、愛護公物,共同營造良好的觀看環境。
——“上網有禮”網絡文明行動
倡導文明上網、安全用網,明辨是非、抵制謠言,網聚誠信、德立于心。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自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用優秀網絡文化滋養人心、滋養社會,營造風清氣正網絡空間。加強先進典型網上宣傳,推動文明實踐網上拓展,推進文明創建向網上延伸,打造網絡精神文明建設新高地。持續開展網絡誠信宣傳引導,實施新時代網絡空間道德建設行動,加強電信網絡詐騙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推進誠信福建建設。強化網絡平臺監管,加強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的理念塑造和實踐養成,引導青少年文明上網、依法用網,培育健康、科學的用網習慣。
——“養寵有禮”文明養犬行動
倡導養犬辦證、遛狗拴繩,犬便清理、犬吠制止,不入禁區、避讓老幼。多平臺多渠道廣泛開展文明養犬宣傳引導、監督巡查,規范養犬行為。開展文明養犬進社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普及犬只免疫、科學飼養、犬便清理、養犬辦證等養犬知識,推動將文明養犬納入文明積分或社區“紅黑榜”。結合日常執法工作開展違規養犬糾治,及時制止攜犬進入禁區等不文明行為。
——“習俗有禮”移風易俗行動
倡導儉以養德、節儉辦宴,婚事新辦、厚養禮葬,移風易俗、文明理事。突出整治高額彩禮、厚葬薄養、封建迷信、非法傳教、涉黃賭毒等問題,開展文明鄉風建設工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和“一約四會”基層自我管理優勢,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因地制宜完善約束性規范和倡導性標準,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實施激勵機制。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精神文化,圍繞去除糟粕、脫敏脫俗、樹立新風原則,加強對民俗文化活動的規范和引導。積極探索祠堂、廟堂、教堂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融合,成為凝聚文明新風、傳承文明根脈的文明禮堂。
征集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長按識別)填寫
衷心感謝您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