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31日訊(通訊員 蔡劍濤 賴煌宏 盧春天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七月盛夏,青春涌動。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智匯枋洋,筑夢振興”鄉村振興促進團走進長泰區枋洋鎮,校地聯手開展特色農業與旅游產業提升行動,以青春力量為枋洋農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鄉村振興。
促進團的青年學子們帶著扎實的專業素養深入田間地頭,不僅親身體驗水果采摘、包裝,更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將調研與體驗過程拍攝剪輯成系列宣傳短視頻。這些短視頻生動展示了枋洋鎮特色農產品的優良品質、獨特風味和原生態種植環境,為當地優質農產品“代言”,有力助推產業振興。
“這次實踐讓學生們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的廣闊空間,也讓他們更清楚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帶隊老師表示,汗水澆灌出的實踐成果,成為學生們成長中最生動的一課。
不止助力農業,促進團還將目光投向全域旅游,這正是此次校地合作的一大亮點。在枋洋鎮的支持下,學生們化身“鄉土探秘者”,走遍上存水庫、千年古寺天竺巖、赤嶺村傳統村落、青陽廉政教育基地等景點,用攝像機捕捉茶山晨霧、古厝炊煙等鮮活影像,為文旅宣傳積累了豐富素材。更具創意的是,團隊與鎮政府合作制作了《水墨枋洋》手繪旅游導覽圖。學生們走訪全鎮重要節點,串聯起散落的景點、特色農莊和采摘基地,地圖既標注了古渡口的歷史故事,又用卡通圖標標出蓮霧采摘園位置,兼顧傳統韻味與實用導覽,即將在鎮游客服務中心和民宿投入使用。
“線上+線下”雙軌并行,讓振興成效更加顯著。團隊制作的短視頻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傳播,既展示光魚、蓮霧等特色農產品,也融入赤嶺古村落、上存水庫等文旅元素,實現農旅互相引流。據統計,實踐期間當地農產品銷售額增加2萬多元。
這場校地合作,是枋洋鎮推動“我的鄉村我做主”活動的生動實踐,不僅為枋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助力,更探索出“青年智慧+地方需求+雙產聯動”的可復制模式。校地攜手之下,枋洋鎮在農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鄉村振興的活力持續迸發。正如實踐所展現的,當青春力量扎根鄉土,書本知識對接地方需求,廣袤鄉村必將成為孕育希望、成就夢想的廣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