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聲響亮的“好啊!”,古老的莆仙贊句在水心河畔回響,“興涵號”福船的巨帆迎風升起——9月27日,莆田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正式煥新開街。
位于蘿苜田街區端明陡門前的“興涵號”福船 林震揚 攝
蘿苜田街區位于涵江中心城區,面積56.79公頃,是莆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海絲重要節點。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這里商埠繁榮,留下大量中西合璧的紅磚騎樓建筑群,現存18處不可移動文物和35處歷史建筑。
開街儀式上,停泊于端明陡門旁的“興涵號”福船成為全場焦點。這艘按清代遠洋商船復原的福船,總長26.7米、寬6.5米,載重180噸,其仿古船舵、布帆與絞車完整再現了傳統航運系統。
隨著“水手”們合力升起船帆,昔日海商揚帆遠航,將茶葉、桂圓、陶瓷等“莆貨”遠銷世界的場景得以重現,涵江“敢闖敢拼、重信守諾”的精神也隨之生動彰顯。游客們紛紛登船,在高度還原的船艙中,觸摸這段可感可知的海絲歷史。
據悉,自2018年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以來,涵江區在“保護優先、活化利用”理念下,系統推進街區保護修繕提升工程。當前,街區已修復端明閘、東方廿五坎等多處文保單位,形成“水網+騎樓”的露天博物館風貌。涵西街道辦主任吳世友表示,未來將持續推進活態保護,豐富業態內容,將蘿苜田打造為“留得住記憶、看得見鄉愁”的文化地標,助力涵江文旅高質量發展。(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林愛玲 卞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