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鋼琴藝術周推出豐富多樣的活動。圖為新疆舞者帶來精彩的表演。
“恢宏樂聲在馬約翰廣場上空回蕩,我身邊的游客都舉起手機記錄,掌聲更是一波接一波。”昨日上午,東北游客林山梅來到鼓浪嶼馬約翰廣場,沉浸式感受“管韻華章”主題音樂會的魅力,臉上滿是激動。正值國慶中秋假期,第十四屆鼓浪嶼鋼琴藝術周在這座“音樂之島”火熱上演。藝術周期間,80余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音樂活動輪番登場,吸引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在琴聲與海風的交織中,共享這場獨特的藝術狂歡。
在鼓浪嶼,音樂從不局限于固定場館。藝術周期間,鋼琴碼頭下沉廣場、鼓浪嶼莫奈花園、黃榮遠堂等輪番舉辦庭院廣場音樂會,讓游客在漫步中邂逅悠揚琴聲。而在港仔后沙灘,音樂氛圍多了幾分活力與潮流,充滿國潮風的民樂演奏、動感十足的爵士樂曲、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令人陶醉。
“鼓浪嶼的音樂氛圍實在太棒了!能看到不同風格的音樂家在戶外表演,這種感覺太奇妙了。”來自俄羅斯的奧爾加(Olga)興奮地說。她告訴記者,這次來到鼓浪嶼,除了打卡各類戶外音樂會,還去了八卦樓和鼓浪嶼管風琴藝術中心,“管風琴的聲音太震撼了,歷史建筑被精心修繕、保護,我深深感受到鼓浪嶼的歷史與音樂底蘊。”
與奧爾加同行的尼日利亞年輕人費伊(Fay),則對鼓浪嶼管風琴藝術中心內的“明星”——亞洲最大管風琴“卡薩翁700號”情有獨鐘。當“卡薩翁700號”奏響時,費伊沉浸在恢宏磅礴的樂聲中,目光緊緊盯著管風琴復雜的機械裝置,她說:“它的外觀很棒,機械裝置也很出色,能親眼看到管風琴演奏,近距離觀察它的運作,這是我最難忘的經歷之一。”
除了音樂,鼓浪嶼民俗文化也與游客們溫暖相遇。在已被活化利用為鼓浪嶼社區生活館的延平戲院,一場充滿閩南特色的“茶桌仔”體驗活動正在進行。國內外游客和本地居民圍坐一起,邊品茶邊聽鼓浪嶼老故事。中秋節將至,“博餅”民俗點燃現場氛圍,骰子在瓷碗里碰撞出清脆的聲響,“三紅”“對堂”“狀元”……歡呼聲此起彼伏,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遍布全島的共享鋼琴演奏點,則讓普通游客也成了“音樂家”。白發蒼蒼的上海游客張聞川彈奏《月亮代表我的心》,勾起不少人的回憶。“平時只是在家自己彈彈,沒想到能在鼓浪嶼街頭,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演奏,感覺特別有意義,圓了一次‘演奏夢’”。張聞川說。
這場音樂盛宴不僅有全民參與的“熱鬧狂歡”,還有“陽春白雪”的高雅藝術。在鼓浪嶼音樂廳和管風琴藝術中心兩大專業場地,藝術周邀請來自俄羅斯、英國、德國、韓國等國的國際頂級音樂家,帶來一場場高水準的精品音樂會和大師班。
據悉,第十四屆鼓浪嶼鋼琴藝術周將持續至10月6日,這場集音樂演出、民俗體驗、藝術交流于一體的盛會,進一步擦亮鼓浪嶼“音樂之島”的文化名片,讓更多人愛上這座充滿藝術氣息的海上花園。
(文/圖 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同步
鼓浪嶼國際院校合作計劃再擴容
意大利布雷西亞音樂學院昨加入
昨日上午,在鼓浪嶼八卦樓,培養出多位國際頂級賽事冠軍的意大利布雷西亞音樂學院與鼓浪嶼管委會正式簽約,加入“鼓浪嶼國際院校合作計劃”。雙方將在音樂交流、文化互鑒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激活鼓浪嶼音樂資源,持續夯實廈門“音樂之島”國際品牌,共建全球音樂交流合作新典范。
意大利布雷西亞音樂學院已有百余年歷史,是意大利最重要的音樂學府之一,涵蓋古鋼琴、爵士樂、聲樂等專業。“鼓浪嶼國際院校合作計劃”于2025年5月啟動,該計劃旨在深化國際交流,充分發揮鼓浪嶼作為“音樂之島”的文化優勢,提升鼓浪嶼在國際音樂領域的影響力,同時引進國際頂尖音樂資源,與國際頂尖音樂院校開展合作。目前已和德國弗萊堡音樂學院、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簽訂友好合作關系協議。
?。◤B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