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起,福建省進入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季。為應對用電高峰,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制定電力保供及防汛工作27項措施,從保障電力供應、做好優質服務、強化應急處置三方面入手,持續突破管理瓶頸,創新管理措施,推進迎峰度夏工程建設,全力保障泉州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
強網架、提裕度 為電網增添動力
為提升電網供電能力,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加快推進工程建設,不斷優化電網規劃,相繼完成110千伏北門變、110千伏虎邱~員宅線路工程等迎峰度夏工程投產送電,合計投產35千伏及以上線路51.41千米,新增主變容量1086兆瓦。這些迎峰度夏工程的如期投運,大大提升了電網設備容量裕度,有效緩解重點區域供電壓力,全面提高電力保障能力,更加從容應對電網負荷高峰。
為確保迎峰度夏工程按時高質投產,國網泉州供電公司提早謀劃部署,加大電網投資力度,針對局部電網供電“卡脖子”問題,精準做好電網規劃,科學安排投產計劃,強化設計深度管理,落實物資供應保障和現場過程管控,破解建設難點堵點,全面提升迎峰度夏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程品質。
夏季,氣溫偏高,高溫天氣偏多。為強化電網風險管控,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通過科學有效的新能源及負荷預測、電力平衡分析,科學編制迎峰度夏調度運行方案,針對性預測重載設備,按照“一變一案”,逐一制定臨時轉供電措施,確保主配網運行方式調整至最優,保持電網合理的安全裕度。
與此同時,為保障局部重點區域供電平衡,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還通過引導用戶改變用電時間,將高峰時段的負荷移到低谷時段,從而削減用電尖峰時刻,達到有效應對電力瓶頸的效果。
強運維、保供電 為電網保駕護航
隨著一批批迎峰度夏工程的陸續投運,如何確保這些“電力生力軍”安全穩定運行成為新的課題。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創新運維理念,將工作重心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防護”,讓運維跑在故障前。
迎峰度夏以來,國網泉州供電公司推動“兩個替代”既在設備操作和巡視方面用智能化替代人工模式,大力推廣輸變電設備“高清視頻、機器人、無人機”聯合智能巡檢應用,并結合生產指揮大廳“集中監控”和遠程操作的方式,大大提升運維、檢修質量。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通過高清視頻、機器人、無人機三類巡檢終端,形成互為補充、高效全面的設備巡檢體系。該體系廣泛應用變電站、輸電鐵塔上配置的高清攝像頭、變電站自動巡檢機器人,以及站內機巢的無人機等先進設備,對附近周邊的輸變電設備進行全方位“智能”巡視,及時傳回巡視照片,運維效率得到較大提升。
為更好發揮“兩個替代”科技的作用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將智能巡檢與PMS3.0智慧工單相結合,通過PMS3.0智巡系統自動執行巡檢任務,實時分析巡檢數據,并回傳分析結果,形成“工單驅動-智能巡檢-結果回傳研判”的業務全流程閉環,實現輸變電設備精準管控,有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網安全運行。
同時,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做好各類事故預案,迎峰度夏前,在EMS系統圖上標注出重點區域重要負荷、機組出力、斷面監視、方式調整資源信息等,加強關鍵斷面監視,提前組織編制事故應急轉供電方案,組織調度臺預置指令票,確保發生事故時可快速響應處置。主動對接推進主管部門開展電力保供專項督查,做好各類新增電源項目接入系統審查、并網驗收、啟動調試等并網服務,保障各類電源可靠發電。
強科技、御風險 為電網賦能發展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生產指揮大廳推進業務數據深度融合,貫通調控云平臺、輔助綜合監控系統等多套系統數據,打造智慧控制平臺,實現生產全流程可觀、可測、可控、可調,高效保障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按照“平時業務中心、戰時指揮中心”的功能定位,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生產指揮大廳平時聚焦專業管理優勢,提升日常業務管控能力;戰時發揮一體化辦公優勢,通過平臺化會商機制提高快速反應及決策能力,電網遭遇臺風等自然災害或極端天氣時,生產指揮大廳集約各專業職能,減少信息交互時間,優化故障處置流程,提升電網應急指揮能力。
在配網作業現場,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在全省首創的“中壓發電車+低壓發電車+絕緣斗臂車”“三車聯動”保電模式派上用場。“三車聯動”的模式實現了對多臺配變的同步無縫覆蓋,為復雜的配網改造工程制定了“用戶零停電+施工高安全”的綜合解決方案,樹立區域保電與網架升級同步推進的新標桿。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還積極拓展不停電作業場景,采用履帶車與蜘蛛俠、蜈蚣梯等機械“武器”克服地形不利等條件,拓展帶電作業應用范圍,提升帶電作業率,確保對用戶可持續供電,助力迎峰度夏保供電。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將全力以赴加快電網發展,同時狠抓保供穩定各項工作,全力迎戰度夏大考,守牢安全防線,以可靠的電力保障和優質的供電服務,當好泉州市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的“先行官”。(通訊員 李毅鵬 王偉 黃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