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制造業重鎮的泉州如何培育經濟增量?
萬億之城招“新”向“新”
泉州,我省民營經濟和傳統制造業重要基地。
面對傳統制造業占主體的基本經濟結構,當地如何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培育經濟增量?近年來,泉州從招商角度入手,強化新質生產力項目和企業的引入、培育和壯大,一批科創和現代服務業企業落地生根。
錨定“新質”項目
作為制造業重鎮,泉州的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食品飲料、工藝制品、紙業印刷、電子信息等九大千億產業集群遠近聞名。然而,由于傳統產業占比過高,泉州一度面臨“傳統產業增速放緩,新興產業占比不高”的焦慮。
不過,這樣的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近兩年,泉州市引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家,科創和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領域頻頻落子泉州。通過對縣域產業進行有效梳理,泉州明確了50條重點產業鏈,涵蓋優勢產業鏈—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未來產業鏈。
為推動更多新興產業項目落地泉州,泉州圍繞全市重點工業企業,梳理上下游關聯企業近900家,進一步織密招商圖譜,為精準實施產業鏈招商提供有力支撐。去年,泉州舉辦全省首個新質生產力項目集中簽約活動,推動總投資近千億元的40余個新質生產力項目集中簽約,項目涵蓋新能源、新材料、半導體、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今年上半年,泉州全市已招引新質生產力項目88個,總投資超700億元。
“新質”驅動增量
一系列招商動作下,一批“新質”項目在泉州落地和運行。
現代物流,是泉州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之一。近日,備受矚目的普洛斯南安空港物流園項目一期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該項目位于南安石井鎮,緊鄰芯谷七星灣與廈門翔安國際機場,于2024年正式啟動建設,總投資約7.8億元,總用地面積約37萬平方米。其中,一期項目占地面積約1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5棟高端物流倉庫及其配套設施。
據了解,普洛斯集團是亞洲最大的工業及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和服務商、世界500強企業,專注于供應鏈、大數據及新能源領域新型基礎設施的產業服務與投資,是中國大型現代產業園提供商和服務商。
此外,一批來自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正在成為泉州產業經濟的新名片。
在芯片半導體產業上,泉州已經誕生了中石光芯、精工半導體等一批標桿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其中,中石光芯專注于光芯片研發及大規模產業化,技術打破國外多項壟斷,產品獲得華為、中興通訊、銘普、天邑康和等國內一線通信廠商認可;精工半導體則從事半導體單晶硅及硬脆性材料的精密加工,生產的單晶硅電極及其他零部件主要應用于集成電路刻蝕設備,在LED等行業也有廣泛應用,服務客戶為各大芯片廠。
在新材料產業方面,泉州則跑出了博純材料、宇極新材料、天智合金材料、華清電子等一批企業。它們也以各自的方式與本土的芯片半導體產業產生互動。
數據顯示,泉州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的數量從2022年的74家增長到2024年的338家,增速不斷加快。
全生命周期招商
眾多新質生產力項目落地泉州,與當地特有的招商模式不無關系。
在泉州企業界,一個叫“全生命周期招商”的名詞,被廣大企業家所熟知。泉州市招商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所謂全生命周期招商,就是實行全流程保障、全要素協調、全資源傾斜,當地招商部門對項目全流程負責,介入簽約、落地、建設、運營等全鏈條和全環節,全面協調與負責。同時,在該模式下,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在企業員工子女教育、項目融資、用工、人才引進等多方面提供配套服務。
走進位于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的睿斯科項目廠房,只見工作人員認真調試設備參數,各式各樣腫瘤先進粒子治療設備的零件正在生產。
睿斯科腫瘤先進粒子治療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及總部項目是當地打造“中國核醫學谷”的首個啟動項目。
“造一臺硼中子俘獲治癌裝置并非易事,其硬件和軟件構成都非常復雜。”據睿斯科CEO黃華介紹,睿斯科是蘭州大學團隊與泉州、晉江兩級政府合力推動落地的成果轉化項目,公司從落地到投產,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今年已經實現了一號廠房的初步生產。“項目在泉州的進展速度大超預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全生命周期招商模式。在該模式下,每當我們有需要,當地相關部門都迅速介入響應,幫我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眼下,越來越多的“新質”項目正在全生命周期招商模式的助推下落地泉州。
(記者 何金 見習記者 肖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