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今年全國兩會,人工智能驅動未來發展成為熱議焦點?!墩ぷ鲌蟾妗诽岢觯?ldquo;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更好地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相結合。”人工智能等產業變革浪潮,正加速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泉州,這座民營經濟大市、世界遺產城市,正以“愛拼敢贏”的精神,搶抓發展新機遇。近年來,泉州積極塑造產業核心競爭力,布局AI賦能制造業、重點領域應用場景拓展等一系列舉措,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增長點。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泉州正以“拼經濟、拼發展”的奮進姿態,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即日起,閩南網推出特別策劃——《泉州產業蝶變密碼》,聚焦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實地走訪企業,聚焦“向新而行”創新探索及產業發展“蝶變”,關注泉州在新時代經濟發展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實現新跨越。
閩南網8月7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洪泓塬 文/圖)石化產業是泉州九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這場數字化浪潮中,作為石化產業的龍頭之一,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州石化”)堅定不移地踏上數智化轉型之路,積極擁抱AI技術,以全方位的“智變”為生產與管理注入澎湃動力。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航拍圖
過去一年,泉州石化的“智能巡檢”覆蓋全部生產裝置,設備監測精準高效;智能機器人入駐生產裝置,成為現場員工的得力 “好搭檔”;隱患治理突破 14 萬項,筑牢堅實安全防線;獲得2024年鼎新杯數字化轉型應用案例一等獎、先進級智能工廠等多項榮譽……一系列成績,見證著其在數智化領域的探索與創新實踐。
AI織密安全網 賦能全場景
在泉州石化EVA裝置和丙烯腈裝置的巡檢路線上,幾臺智能巡檢機器人靈巧繞過障礙,精準捕捉溫度異常、氣體泄漏等隱患,實時回傳數據至中控大屏。這些智能巡檢機器人搭載著高清攝像頭、紅外熱像儀和氣體傳感器,正成為現場員工的 “好搭檔”。
智能巡檢機器人
“丙烯腈裝置過去是巡檢的‘硬骨頭’。”泉州石化數字化部負責人牛軍解釋道,該裝置涉及?;橘|,部分區域屬人員禁入區,過去僅能靠遠傳儀表間接監測,隱患發現往往滯后;即便允許人工巡檢,在夜間巡檢時,受到光線不足、人員疲勞等因素影響,對設備溫度異常、微量泄漏等隱患的識別率不足 60%。
丙烯腈裝置
如今,7 臺智能巡檢機器人實現 24 小時自主巡檢,解決 “人工難達、人工低效、人工高風險” 的巡檢困境。它們不僅能沿著預設路線對設備表頭讀數、管道接口、閥門狀態進行全方位監測,更擅長在高溫、有毒、狹窄空間作業。當發生泄漏、火災等緊急情況時,機器人還能第一時間抵達現場,數據顯示,應用機器人后,現場巡檢人員減少了 50%,數據采集準確率從 85% 提升至 99.9%。
AI 的觸角,并不止于設備巡檢。泉州石化正逐漸將AI應用在生產、管理、安全等每個方面,形成相互協同的智能網絡。
裝置區的視頻監控探頭搭載了行為識別算法系統
在裝置區的數百個視頻監控探頭中,一套搭載了行為識別算法的系統如同永不疲倦的“安全員”,可自動識別未佩戴安全帽、違規動火、人員跌倒等不安全行為。從過去的人工盯屏轉變成系統“秒級”響應,識別準確率達97%,今年以來已累計預警不安全行為7886余次。
廠區內車輛往來不斷
針對廠內車輛管理,AI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廠區內每天有上百輛原料運輸與成品轉運車輛穿行,道路監控系統可實時識別司機未系安全帶、接打電話、超速等違規行為,發現異常立即觸發預警。應用以來,廠內交通事故率下降約30%,物流效率提升超20%。
5G專網全覆蓋 打造智能工廠的 “數字底座”
走進泉州石化的中控室,墻面電子大屏上,園區各裝置區的實時畫面與關鍵參數滾動更新。工作人員緊盯電腦屏幕,通過數據曲線波動判斷生產狀態……這樣的高效管控場景,離不開堅實的“數字底座”。
泉州石化的中控室
作為一家集石油化工煉制、倉儲、運輸、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煉化企業,中化泉州石化現有原油加工能力150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100萬噸/年,自有碼頭總吞吐能力3570萬噸/年。如此龐大的生產體系,僅主要生產裝置就有41套,各類設備超25萬臺,工廠日均生產數據達200TB。
為了將數據轉化為生產優化的 “驅動力”,2023年,中化泉州石化開始全面進行數智化轉型。
泉州石化實現生產區5G信號全覆蓋
“5G+工業互聯網是一切的基礎。”牛軍表示。近年來,公司主動與運營商合作共建5G專網,實現生產區5G信號全覆蓋,為視頻監控、巡檢作業及特殊作業監管提供高效網絡支持。基于專網改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基礎設施,讓智能工廠建設走上“高速路”。截至目前,公司自主建設了58個系統,涵蓋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構建起全域覆蓋、高效協同的數字管理體系。
在這張網絡之上,先進控制 APC 系統正成為提升生產效能的 “隱形引擎”。作為石油化工裝置的 “優化大師”,APC 系統能通過精準算法提高裝置的控制平穩率、產品收率與質量,同時降低操作量與能耗。目前,泉州石化已在乙烯裝置、1#PP 裝置、2#PP 裝置投用 APC 系統,實現關鍵指標從“人工經驗調參”到 “智能算法優化”的跨越,裝置自動控制平穩率與產品收率穩步提升,單位能耗與操作量則持續下降。
泉州石化數字化部負責人牛軍向閩南網介紹人員定位系統
人員安全管控的 “智防” 升級,同樣離不開數字底座的支撐。公司部署的人員定位系統實現了全廠人員定位全覆蓋,能對管控區域人員進行實時定位、軌跡回放、數量統計與可視化展示。更關鍵的是,系統可針對超員/缺員、滯留、闖入危險區域、人員聚集等風險場景自動報警,讓安全管控從傳統的 “人防” 模式邁向 “智防” 新階段。“過去靠人盯人,現在靠系統預警,安全管理的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個層級。” 牛軍說道。
“數字化、智能化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 牛軍介紹著轉型的迫切性。傳統模式下,設備故障判斷依賴 “聽聲辨障”的經驗積累,產品質量管控多為事后抽檢,一旦出現異常,往往已造成損失。數字化模式下,通過實時監測、智能預警、動態優化,將傳統的 “被動應對” 轉變為 “主動防御”,讓生產從 “經驗主導” 真正走向 “數據說話”。
在泉州石化的規劃藍圖上,數智化轉型正從點上突破邁向 全域滲透。接下來,AI將深度介入HSE安全體系,開展AI輔助作業管理,探索非常規作業場景下的不安全行為分析,實現發現-預警-處置-記錄閉環管理;生產端計劃結合工業軟件國產化,探索AI輔助設備診斷維護、輔助裝置運行監控;營銷環節則將基于市場分析、客戶畫像、交易數據等探索更多的AI應用……將“AI+”深入采購、安全管理、生產、營銷、綜合辦公等多個領域,讓數據驅動貫穿到企業運營的每個毛細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