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衢寧鐵路開通5周年之際,9月23日至24日,南昌鐵路局組織新華社、中新社及閩贛兩省主流媒體記者走進松溪、政和,開展“坐著高鐵看中國”主題采訪活動。媒體記者訪古村、賞梯田,深入企業,感受衢寧鐵路為沿線城市帶來的變化。
政和念山(葉林建 攝)
采訪團走進政和念山梯田,聆聽返鄉青年的創業故事;在松溪梅口埠訪千年古渡,了解閩北深厚的歷史文化;探訪松溪萬前“百年蔗”,感受孕育“世界第一蔗”的優質生態環境;參觀松溪新型輕紡企業車間,感受產業的脈動;到圣農集團(政和)基地,了解白羽肉雞產業的創新之路……記者們不時舉起相機,用鏡頭記錄閩北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與鄉鎮和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鐵路的開通對松溪、政和產業發展的影響。
政和念山梯田景區工作人員向采訪團介紹景點(王詩琪 攝)
采訪團品嘗圣農公司的熟食加工產品
松溪梅口埠景區負責人向采訪團介紹景區新業態
采訪團參觀福建常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衢寧鐵路開通五年來,為沿線城市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條鐵路不僅引來了八方客流,更為當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資金隨著物流匯聚,人才跟著商機返鄉。”中新社記者張麗君說,如今,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下,眾多年輕人帶著新理念、新技術回歸故土,投身創業熱潮,以創新思維激活山區發展潛能,推動沿線地區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政和,這里山高澗深,云霧繚繞,‘云上政和’名不虛傳。”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記者朱哲熠說,衢寧鐵路開通后,有眾多游客搭乘這列“山海快線”到政和旅游,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回鄉發展旅游業,“這里有很多關于鄉村振興的故事值得挖掘,希望下次再來政和,把‘中國白茶之鄉’的魅力展現給更多人。”
五年來,衢寧鐵路聯通山海,拉近了沿線城市之間的距離,在成為山區群眾往來的便捷通道的同時,也成為人才流、信息流的大通道,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嚴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