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福建舞蹈“百合花獎”專業舞蹈大賽獲獎名單日前結束公示,廈門舞蹈作品斬獲5金5銀6銅及多個入圍獎,還有1件作品獲評燈光設計獎,展現了廈門舞蹈的藝術水準與創新活力。
作為廈門舞蹈界的“金字招牌”,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小白鷺”)收獲頗豐。作品《母親橋》同時收獲群舞編導獎、群舞表演獎金獎,《心中的紅潮綠浪》獲得群舞表演獎金獎和群舞編導獎銀獎。值得一提的是,《母親橋》于9月26日參加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終評,《心中的紅潮綠浪》將于10月參加第十五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終評。此外,小白鷺的《心潮》獲得單雙三編導獎金獎、單雙三表演獎銀獎和燈光設計獎,《鳳鳴畬山》獲得單雙三表演獎金獎、單雙三編導獎銀獎,《闊步行》則獲得單雙三表演獎銀獎并入圍單雙三編導獎。廈門歌舞劇院的《“漆”望》和《渡》分別獲得單雙三編導獎銀獎和銅獎,同時入圍單雙三表演獎。
廈門的藝術院校在此次大賽中也展現出不俗的實力。廈門演藝職業學院憑借《與光同行》同時收獲群舞編導獎和群舞表演獎銅獎,同樣出自廈門演藝職業學院的《閩海魂》《花間簪影》,以及集美大學誠毅學院與集美區文聯聯合創作的《嘉庚學堂》,廈門理工學院的《根續》,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的《南僑機工》、廈門南洋職業學院的《園影徊紗》均入圍群舞編導獎和群舞表演獎。
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的《思君歸》、集美大學音樂學院的《髻中刃》和廈門演藝職業學院的《時光倒流》,獲得單雙三表演獎銅獎,集美大學音樂學院的《祈·盼》入圍單雙三表演獎,這些作品還同時入圍單雙三編導獎。
作為福建省唯一專業舞蹈賽事,第八屆福建舞蹈“百合花獎”專業舞蹈大賽于今年3月啟動,共吸引省內31家專業舞蹈院團、藝術院校、民營舞蹈機構及新文藝群體報名,600余名演員參賽,收到80部符合要求的舞蹈作品。經嚴格初評,26部群舞作品、25部單雙三(單人、雙人、三人)作品晉級決賽。9月18日至20日,51部舞蹈作品、近500名八閩舞者齊聚福州,完成精彩“舞林”對決。決賽作品中,高校占比58%,專業院團占比38%,也不乏“文藝兩新”舞者,共同構成多元共生的舞蹈生態。
作品點擊
《母親橋》:在創作中,“小白鷺”編導何穎將石橋意象化,橋的倒影在水中形成臍帶般的波紋,呼應“母子間看不見的臍帶”這一核心隱喻,承載對中華血脈同根同源的探索表達,并融入南音、拍胸舞、福建戲曲等元素。
《心中的紅潮綠浪》:作品以陜北腰鼓為素材,通過“黃——命運”“綠——希望”“紅——信仰”三種色彩的變化,意象化地表達出黃土地兒女通過一代代人的接力,讓沙漠變綠洲。“小白鷺”編導郭勇濱說,陜北腰鼓經歷過戰火洗禮,特別能提振中國人的精氣神,且尚無此類題材舞蹈作品呈現。他將陜北腰鼓與山鄉巨變主題融合,完成動作體系重構,引導沿海舞者跳出黃土高坡的厚重質樸感。
(廈門日報記者 陳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