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們(網絡用語,指“姐妹們”),我到集美上大學啦!”“大學你好,集美你好!”……這幾天,在小紅書、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最青春 集美好·曬出我的開學季”線上征集活動持續刷屏,昨天,“廈門集美的大學生太有福了”話題更是沖上微博同城熱搜,來自天南海北的學子用各種方式“表白集美”,寄語美好大學生活。
作為以嘉庚精神為魂、以青春力量為脈的文教名區,集美擁有16所高校及科研機構 ,這個開學季,轄區共迎來5萬多名高校新生。今年,集美區提前籌劃、首次創新推出“最青春·集美好”地校迎新活動,由政府牽頭、聯動轄區各高校、整合“食住行游學”全域資源,為高校新生和家長送上各種開學福利,幫助新生快速融入集美、開啟新生活。
從百余年前嘉庚先生傾資助學、廣育人才,到今天全方位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區”,集美“愛才惜才”的傳統始終延綿。“來了就是集美人”——集美區通過一系列貼心服務、大力度組合優惠,從“迎新”到“贏心”,將這份“儀式感”轉化為城市與青年“雙向奔赴”的情感共鳴。
從“家書”到“寵新”
暖心開啟青春新篇章
帶著錄取通知書和一份特別的集美“家書”,本月,五湖四海的新生們陸續抵達集美。此前,他們就收到了隨同高校錄取通知書寄出的《此間是家 此處揚帆——致新生的一封信》,這是集美區首次以“家書”形式啟動迎新,用嘉庚故里的文化底蘊與“青年友好”活力打造城市印象、建立文化認同。
“山海作序 青春登場——集美終于等到你” “大學四年,請多多指教!”……9月以來,集美在多個公交站、交通路口布置了“迎新標語”,讓新生和家長們一落地就感受到集美的熱情。
“學院組織了由學長學姐組成的迎新志愿者服務隊,外地學生都享有‘一對一’的接站、入校引導等服務。”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團委負責人許耀根介紹。此外,學院還專門邀請優秀畢業生給學弟妹們開了一堂職業規劃課, 引導他們做好學習規劃。
為學生和家長準備解渴飲料,機器狗、AI機器人跳舞迎新,為剛好過生日的新同學準備蛋糕……在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高校,各類服務從新生“行李箱落地”開始,暖心開啟青春新篇章,“我覺得集美真的非常溫暖,像家一樣!”來自山東的大一新生李航說。
在開學之際,集美大學校領導以《弘揚嘉庚精神 勇擔時代使命》為題為新生帶來“開學第一課”,引領“嘉庚新學子”踐行誠毅品格、賡續嘉庚精神。以文化為鑰匙,集美區聯動各高校上好“開學第一課”,打造流動的“大思政課堂”。近日,在我市“行見鷺島”學習體驗活動中,華僑大學、集美大學等高校的學子通過邊走邊看邊學,實地探訪“特區故事”,感受廈門改革開放成就。
覆蓋食住行游學
以“迎新福利”帶動情感聯結
送孩子去上大學,再順便來個“全家游”——近年來,與大學開學季伴生的“家庭游”熱度持續升溫。幾天前,廈門理工學院大一新生明玥,在父母的陪伴下一起從四川大涼山飛到了鷺島,“爸爸媽媽都第一次來廈門,這幾天,我們一起在集美吹海風、看美景,嘗到了各種海鮮和特色美食。”
新生及家人逛景區,購票可享五折;商超餐飲發放20萬元開學季餐飲消費券,邀請學子盡享地道“集美味”;滴滴出行以12所高校為起終點的行程,可使用六折優惠券……像明玥一樣,從暑假開始,不少新生家庭都享受到了這份“迎新福利”,覆蓋食、住、行、游、學等。
據介紹,截至目前,“最青春 集美好”開學季餐飲消費券已完成核銷15.98萬元,近4000個新生家庭持錄取通知書享酒店住宿八五折優惠。
此次“最青春·集美好”系列活動從7月中旬一直延續到9月底,堪稱集美史上“最長迎新季”。7月以來,大悅城、云城萬科里、銀泰百貨等集美轄區商場也進入“寵新”模式,圍繞新生生活、學習、旅游所需開展特色市集,持續拉動“開學經濟”。
“我們將商圈作為青年日常聚集的核心載體,打造青年人‘常來常新’的互動場景,讓廣大青年學子深度融入城市。”集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還聯動味友、海尼、跑紅等企業,為青年群體提供美食福利、美妝體驗等,讓服務從“迎新專屬”變為“日常標配”。
不僅有優惠“好康”,更有精神享受。連月來,集美美好生活周、竇靖童演唱會、紅點廈門“米菲70周年展”、三影堂“無界”個展、“青春市集”等一系列好看好玩的文藝活動持續在集美上演,為學子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進一步深化青年與集美的情感聯結。
近期,主辦方還在線上發起“最青春 集美好”“你好集美 曬出我的開學季”活動征集,為參與者準備了1000張免費演出門票,讓大學生充分感受集美的“小美好”。
入學到就業“長情陪伴”
為青年學子提供全鏈條支撐
作為青年人口聚集區、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區,“最青春 集美好”活動不僅關注“迎新”,更著眼于全方位全流程的“長情陪伴”,讓更多高校學生留在集美就業、創業。
9月19日,“職引未來·筑夢青春”集美區2025年秋季高校畢業生招聘會在軟件園三期拉開帷幕。這是一場面向2026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會,40家優質用人單位帶來500多個崗位,現場達成就業意向的有200多人。
當前,集美區正依托轄區高校院所,打造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環杏林灣科創帶”,推動高校學科設置與區域主導產業需求精準對接,支持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讓學生在大學四年即可規劃未來發展,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坐標。
此外,集美還通過“一張床”政策、安居鏈體系解決住房問題,提供設施完善的免費住宿空間,同時還有長租公寓、過渡住房多元化人才公寓供給保障,確保青年人才“進得來、住得安、留得下、能成業”。
據統計,2025年畢業生“留集率”達15.51%,連續兩年同比增長均超兩個百分點。越來越多青年學子不僅在這里找到青春夢想,更在集美落地生根、璀璨綻放,與城市攜手共創精彩未來。
(廈門日報記者 應潔 通訊員 陳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