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與文旅深度融合的時代浪潮下,夜間經濟已躍升為城市經濟增長的強勁新引擎。洛江區憑借其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得天獨厚的豐富自然資源,積極投身于文旅新業態的培育,全力推動夜間經濟蓬勃發展,為區域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活力。
文化為魂 打造特色夜間文旅IP
文化賦能是核心引擎。洛江將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與現代消費需求巧妙結合,能夠產生強大的品牌效應和吸引力。
豐富文旅產品,激活夜間消費。洛江在橋南古街常年舉辦洛陽橋常態化演出,打造“陳三五娘”沉浸式演繹,結合春節、元宵、五一等重要節點推出鄉村好貨嘉年華、美食嘉年華、文旅消費季等特色文旅活動,豐富文旅產品供給,以文化體驗吸引游客夜游消費,豐富夜間經濟場景。
融合文旅演藝,升級消費體驗。依托世界遺產點洛陽橋及周邊場地,打造“古橋+音樂”特色演藝IP。5月21日,第三屆“泉州人才節”泉州青年人才音樂會(洛江區專場)舉辦,同步啟動青年文藝人才培育行動。7月泉州申遺成功四周年之際,“世遺橋畔·煙火洛江”開街音樂會舉行,搭配非遺展演與產業簽約。暑期推出“洛水‘潮’音·古橋拾光”音樂季,融合南音、流行音樂與非遺市集,打造沉浸式夜游體驗,以演藝刺激文旅消費增長。
創新跨界融合,拓展服務場景。8月期間,“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暨洛江區人才夜市招聘活動成功舉辦,創新“夜市+招聘”模式,既貼合夜間經濟氛圍,又為白天無暇求職的群體提供便利,為用人單位與求職者搭建高效對接平臺,實現夜間經濟功能與公共服務的跨界融合。
業態融合 構建多元夜間消費場景
業態融合是關鍵路徑。打破產業邊界,推動文旅商體娛深度融合,才能不斷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
升級傳統市場,拓展消費場景。以農貿市場改造為切入點,探索“農貿市場+”模式,推動傳統市場向多元化消費空間轉型。先后將萬安農貿市場升級為“萬安·橋韻集市”、雙陽農貿市場升級為“僑遇·雙陽市集”,依托改造場地布局夜間美食檔口、文創攤位,融入“僑文化”打造東南亞風格市集,并定期舉辦“煙火夜集”“僑文化周”“美食文化節”等活動,拓展商旅文體消費功能,打造集“食、游、購、娛”于一體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打造特色街區,營造差異體驗。通過街景美化、業態提升、文化植入、規范管理等措施,改造提升洛江海絲特色商業街區、雙陽夜市文旅街區、橋南古街、雙陽南山印尼美食風情街等4條成熟街區;同時鼓勵各鄉鎮因地制宜,推進河市工貿一條街、馬甲仰恩大學學生街等新街區建設,形成各具特色的夜間消費場景,豐富夜間經濟載體。
培育露營經濟,推動產業融合。緊扣“夜間經濟”核心,以露營項目拓展夜間消費場景。6月13日,2025年洛江區“露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招商推介活動在陽江濕地公園舉行,為夜間經濟注入新動能;河市、馬甲、羅溪、虹山等鄉鎮推進露營項目落地,新吿村房車露營基地、拾光露營基地等成熟營地,不僅提供夜間露營空間,更配套篝火晚會、星空觀測等特色活動,推動露營與夜間旅游深度融合,助力夜間經濟業態多元化。
政策助力 優化夜間經濟發展環境
規范有序是根本保障。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必須做好管理和服務,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出臺專項政策,強化發展引導。先后印發《洛江區促進商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洛江區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洛江區文旅+專項行動方案》,以政策紅利為夜間經濟發展定調,明確鼓勵方向,為夜間消費業態完善提供制度支撐。
完善基建招商,豐富業態供給。加大夜間經濟集聚區基礎設施投入,規劃建設智能停車場提升停車效率;強化招商引資,推進橋南古街開發,推動陳三五娘沉浸式演繹劇場、虹山鄉全域旅游體驗館竣工,促成64間閑置店面簽約入駐,引入餐飲、文創、非遺體驗等多元業態,填補夜間消費空白。
加強配套監管,優化服務環境。公安、市監、消防等部門聯動,開展夜間場所治安清查、安全隱患排查與消費維權。“僑遇·雙陽市集”通過“托管運營”實現規范管理。雙陽派出所優化“夜警務”布局,保障夜間治安。同時,推進集聚區亮化美化,延長公交夜間運營時間,構建安全、便捷、舒適的夜間消費環境。
品牌作媒 提升文旅經濟效益
特色品牌是破圈利器。在豐富業態的基礎上,必須做強品牌和傳播,強化洛江文旅辨識度,吸引更多游客關注,推動文旅經濟效益攀升。
打造標桿活動,擴大媒體曝光。依托洛陽橋系列文化活動、橋南古街開街等夜間文旅活動,以及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大幅提升洛江知名度。洛陽橋系列活動更成為泉州文旅新名片,吸引央視等權威媒體報道,推動洛江夜間經濟模式引發廣泛關注。橋南古街開街期間,人民日報福建頻道、人民網等20余家主流媒體刊發稿件80余篇次,相關短視頻發布64條、總播放量超100萬。
培育優質品牌,榮獲官方認可。通過持續運營特色業態,雙陽印尼街夜市成功入選“泉州市特色商業街區”,“僑遇·雙陽”市集憑借鮮明特色深入人心,形成具有地域標識的夜間經濟品牌,為洛江文旅融合發展樹立典范。
拉動消費增長,提升經濟效益。2025年以來,洛江文旅經濟與消費市場同步向好。1-7月,全區限上批零住餐銷售額117.73億元、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21億元、增長4%;上半年接待國內游客191.3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7.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5%和14.8%,旅游數據增速居全市第一,夜間經濟對消費與文旅收入的拉動作用顯著。(來源:洛江區委宣傳部 洛江區文體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