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初至,走進仙游縣菜溪鄉象星村,眼前古厝層層疊疊,與周邊稻田、溪流相映成趣,共同繪就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作為鄉政府駐地,象星村在對古村落進行集中保護的同時,引入多元業態,打造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
象星村田園風光 岳慧冰 攝
在象星村前溪片區,一片由50多棟古民居組成的古厝群靜靜地躺在綠水青山之中,其舊址為岳飛后裔為避難遷徙至此所建。岳氏古厝群建筑風格獨特,為土木結構,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古厝群中有4棟建筑上榜縣傳統風貌建筑名錄,其中兩座槍樓建于清道光年間,是古時村民防御匪患的堡壘。
眼下,一場“守古育新”的古厝保護利用創新實踐正在這里展開。菜溪鄉狀元紅片區臨時黨委以黨建為引領,深耕象星村岳氏古厝群保護、修繕與運營全鏈條,讓傳統古村落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
片區臨時黨委牽頭召開12場村民議事會,邀請福建理工大學制定《象星村古厝活化利用規劃》,明確“修舊如舊”保護底線與文旅融合發展主線。組織黨員骨干分片包干勘察古厝殘損情況,建立修繕臺賬;組建狀元紅攻堅隊,挨家挨戶走訪,為群眾解答疑惑,全面完成70戶民房和58畝農田集中流轉。
經過一年多來的保護修繕,岳氏古厝群已完成古厝建筑主體結構加固、木雕構件修復及消防設施改造等,重現“青磚灰瓦馬頭墻”的古韻風姿。
象星村黨支部書記岳炳侯介紹,該村以岳氏古厝群保護利用為核心,聯動供銷古街、菜溪農家樂一條街等,打造獨具魅力的“古厝新生活”服務區。同時,依托高標準農田項目等,推進農旅體驗設施修建,改造提升粗溪流域自然生態環境,打造狀元文化公園、古樹廊橋、稻田水車等鄉村景觀,為菜溪鄉鄉村旅游增添新的打卡地。
片區臨時黨委以“古厝+”為核心打造多元業態,牽頭成立村企合作運營公司,推出岳氏家宴特色餐飲、非遺手作工坊等業態項目;策劃狀元文化研學、節慶體驗等活動,聯動菜溪巖景區推出“古厝探秘+山水觀光”旅游線路,帶動周邊民宿、餐飲、農特產銷售等衍生業態,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人氣越來越旺,高峰期時,店里一天準備近百份剁椒魚頭都不夠賣。”阿杰魚頭店負責人岳建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