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產線卡殼到訂單排滿,從市場打不開到客戶主動找上門,工信局黨員干部的服務,真是幫我們把‘坎’變成了‘路’!”9月8日,在位于三明市建寧縣的福建同越管件有限公司車間里,機器轟鳴,企業負責人黃堂林望著忙碌的生產場景,語氣里滿是感激。
不只是同越管件,建寧縣多家企業負責人也紛紛為縣工信局“黨建+助企”服務點贊。近年來,建寧縣始終錨定“黨建引領產業興”的發展路徑,縣工信局以此為抓手,深化“兩心三員”黨建機制,精準對接乳業、農林機械、食品加工等領域企業,多維度發力,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企業的實效。
紅心牽線破困局 技術合作雙突破
“以前空調分歧管生產效率低、品質不穩定,想轉型卻沒技術,是工信局黨員干部帶著福建理工大學的專家找上門,才幫我們走出了死胡同。”黃堂林回憶道。
原來就在2021年,縣工信局黨員先鋒隊在走訪中了解到企業痛點,迅速牽線福建理工大學田君團隊,促成產學研合作,并且全程跟蹤,推動雙方聯合申報的項目入選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資金項目,獲35萬元支持。
歷經三年攻關,該項目突破關鍵技術,成功研發2項新產品、形成2項新工藝,2024年投產后預計新增產值3000萬元。
“今年我們又和晉升教授的田君團隊合作,申報新項目獲25萬元補助,還通過黨員先鋒隊對接上海專家,技術路越走越寬!”黃堂林難掩喜悅。
同樣被“黨建牽線”點亮的,還有友森農業機械有限公司。
“我們和杰森機械各有優勢,友力特有技術,杰森機械有市場,可之前就是‘各吹各的號’,內耗嚴重。是工信局黨員骨干牽頭,5個工作日就幫我們注冊了‘友森農業機械有限公司’,還針對性地解讀了多項惠企政策,現在總算擰成了一股繩。”友森公司負責人黃映東感慨道。
針對企業研發自動煙具上下烤機時的溫度控制、自動化效率等難題,黨員先鋒隊又牽線高校專家現場指導,成功攻克技術難關。
“現在部分設備已投用,研發的‘自動上下煙桿式烤煙房’還在申請專利,計劃擴大生產線,預計年產值能達800萬元!”黃映東信心滿滿。
初心護航促協同市場轉型齊加速
“作為本地乳業龍頭,卻總在‘外部市場拓展難、發展方向模糊’里打轉,心里不是滋味。”明一乳業負責人林良才曾一度焦慮。
縣工信局啟動“黨員干部掛鉤企業”機制后,副科級干部“一人兩企”、普通干部“一人一企”,很快為企業制定“拓市場、優規劃”方案。
就在今年8月的“共赴山海”展銷會上,黨員先鋒隊提前指導明一乳業梳理產品、設計展位,吸引超千人次體驗,促成多筆合作意向。在“購在中國?樂購三明”活動中,更是對接主辦方爭取核心展位,梳理30余家采購商名單搭建橋梁。
“‘十五五’新型工業化規劃座談會前,黨員干部上門幫我們梳理發展歷程、優勢與瓶頸,會上還推動專家明確‘精深化、品牌化、差異化’方向,現在我們已被納入全市規劃,政策紅利看得見!”林良才笑著說,企業預計年內新增產值600萬元。
米檬食品則在黨員先鋒隊的“靶向服務”中實現“破繭”。
“想搞生產線技改,卻不了解技改相關政策;訂單多了,傳統倉儲又跟不上,真是急得團團轉。”米檬食品負責人黃建盛說。
關鍵時刻,黨員先鋒隊分工出手,“政策宣傳員”把“文件語言”譯成“企業語言”,手把手教著準備材料;“發展服務員”對接聯通公司,傳遞倉儲需求,協助設計云倉儲功能。
“申報階段他們多次協調上級解答疑問,云倉儲設計階段組織3輪現場對接,定制的智能方案能提升效率30%、降本15%!”黃建盛算了筆賬,“現在技改在等終審,云倉儲也快投用了,預計可以新增產值500萬元,這服務真是送到了心坎上。”
“‘兩心三員’機制的核心,就是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企業的實效。”建寧縣工信局局長劉中宏表示。
通過“兩心三員”機制,工信局黨員干部沉下去聽需求、跑上去爭資源、聯起來破難題,自機制創建以來,累計為企業爭取各類補助660余萬元,讓紅色動能持續注入產業發展全鏈條,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通訊員 付哲文 通訊員 李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