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正值文旦柚成熟上市。作為特色農產品,今年大濟鎮的文旦柚預計產量1.5萬噸。為了讓消費者買到安全、放心的文旦柚,連日來,該鎮開展文旦柚產品質量抽檢行動,為這份“甜蜜”加上了堅實的“安全鎖”。
大濟鎮累計種植1萬畝文旦柚,目前,已投產面積6500多畝。該鎮農產品質量監管中心聯合仙游縣質監站,深入果園深處,對尾坂、汾陽、溪口、烏石4個核心產區的34家種植戶進行嚴格的監督抽檢,為消費者的“果籃子”安全層層把關。
此次檢查中,工作人員嚴格核查這34家種植戶所產文旦柚是否按照“源頭賦碼、賦碼銷售”標準完成賦碼后準出,確保每一批次產品都帶“安全標識”。種植戶的生產記錄,包括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種類、使用時間、劑量等所有信息,均須上傳至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臺。這意味著,一個合格的、帶有“安全標識”的大濟文旦柚,從果園到市場,其用藥、施肥、采摘時間等信息均可追溯,真正實現了“源頭可溯、去向可追”,讓消費者買得明白、吃得安心。
除了嚴格的生產流程控制,上市前的檢測環節更是關鍵。大濟鎮采用了“專業送檢+現場快篩”的雙重檢測模式。抽檢樣品由第三方專業機構現場打包送實驗室,開展包含85項指標的精密檢測。技術人員還在現場同步抽取部分樣品,通過快速檢測技術進行篩查。這種“雙保險”機制,大大提升了不合格產品被發現的概率,將風險阻擋在市場大門之外。目前,32家種植戶所產文旦柚抽檢合格率100%,其余2家初檢不合格,經整改已通過復檢,確保了上市文旦柚的整體安全水平。(全媒體記者劉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