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5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文/圖)9月23日至24日,“福農優品·我在家鄉等你來”網絡直播活動走進莆田市仙游縣。來自新聞媒體的記者、自媒體大V和電商主播穿梭于古建、名山與市集之間,通過鏡頭展現著仙游的農品之優、文旅之美、民俗之韻。
麥斜巖:“小武夷”奇秀間藏紅色印記
在仙游縣鐘山鎮,麥斜巖的奇秀與紅色底蘊令人矚目。據史料記載,麥斜巖由唐代名剎麥斜寺而得名。這里群山綿連,重巒疊嶂,山勢巍峨,被南宋理學家林光朝譽之為“小武夷”。
“福農優品·我在家鄉等你來”網絡直播活動走進麥斜巖(林曉燁 攝)
主播團參觀革命遺址(林曉燁 攝)
除了自然稟賦,這里更承載著紅色記憶。1930年中國工農紅軍第108團在此成立,如今已成為莆田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主播團參觀革命遺址紀念碑與紀念館,將自然景觀與紅色記憶融合推介,讓網友直呼“想立刻出發”。
仙游文廟:飛檐斗拱間鐫刻千年文脈
隨后,主播團走進仙游文廟,其前身為唐開元年間的清源縣學,宋咸平五年(1002 年)遷至今址,是福建省四大縣級文廟之一。步入大成門,只見“祥麟威鳳”磚雕與小篆字刻相映成趣;殿中斗拱重重疊疊、形懸而實;天棚描龍繪鳳的彩繪歷經歲月仍色彩鮮亮……
仙游文廟
主播團走進大成殿直播推介(林曉燁 攝)
大成殿前的龍柱更是點睛之筆,從柱底到柱頂雕刻著九條鯉魚,既暗合“魚躍成龍”的美好寓意,又呼應了仙游“九鯉湖”的經典傳說。最令人驚嘆的是殿穹的八角藻井,御賜金龍盤旋井頂,龍爪穩穩握著“狀元宰輔”金印,仿佛在訴說這里的科舉榮光。作為古代仙游的最高學府,文廟曾創下“科第蟬聯”的盛況,孕育出蔡襄、葉颙等5位狀元、8位宰相及 700多位進士。
“仙游文廟不僅建筑精巧,磚雕、斗拱、龍柱處處是細節,更走出過數百位文人賢士,想沾‘學霸’氣息、品千年文脈,這里是一個好去處。”東南網主播丁迅向直播間粉絲推介道。
楓亭塔斗山:山海景致中賞古建風華
告別仙游文廟,主播團登臨楓亭塔斗山風景區,這里三面環山、東西臨海,是仙游唯一能同時觀賞山海河田景觀的勝地。
天中萬壽塔四面塔身雕刻著精美的圖案
塔斗山頂矗立著始建于五代時期天中萬壽塔,四面塔身雕刻著繁復精美的圖案,異域風情濃郁,這是福建地區目前發現的最大寶篋印塔。回溯歷史,宋代楓亭楓慈溪入海口北岸的太平港,曾是閩中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眾多商船從這里出發,而天中萬壽塔便是當時的“海上航標”,為過往船只指引航向。“現在站在塔頂,山海河田全在眼前,仙游獨一份的全景視角,一定要來體驗!”主播“菜菜的旅行箱”感嘆道。
主播團參觀文昌閣(林曉燁 攝)
循著天中萬壽塔一側的小路往下走,文昌閣便映入眼簾。在楓亭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柯光閃的帶領下,主播團將鏡頭聚焦楓亭鎮的非遺文化、歷代職官名賢,書法字畫作品,讓網友隔著屏幕也能觸摸到千年古鎮的文脈溫度。
“福農優品”展示展銷區集中展示全省優質特色農產品
23日下午,主播團還結合在菜溪鄉象星村開展的福建省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推介特色農產品和仙游文旅資源。在“福農優品”展示展銷區,全省各地的優質特色農產品整齊陳列,仙游文旦柚、莆田龍眼等本地特產尤為搶眼。現場還開展“金秋消費季”文旦柚助農銷售等活動,進一步促進產銷銜接。
本次“福農優品?我在家鄉等你來”網絡直播活動由福建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省文旅廳、省婦聯主辦,莆田市委網信辦、仙游縣委、仙游縣政府、福建日報社全媒體傳播中心承辦,興業銀行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