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外出旅行已成為人民群眾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而信用體系則是文旅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2025年上半年,平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績單:全區接待游客量達540.54萬人次,旅游總花費為55.32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3.2%和17.3%。這背后是實驗區以“信用+”建設為抓手,持續優化市場環境、升級服務品質的深度實踐,為游客的“詩和遠方”筑牢了誠信基石。
監管賦能:
以信用標尺規范市場秩序
旅游市場的繁榮,離不開健全的監管體系。針對游客反映的問題,實驗區市場監管局通過提升信用監管效能、創新質量監管方式、提升旅游市場執法水平等多種方式協同發力,全方位引導旅游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品質與服務競爭。
在價格監管方面,實驗區將明碼標價作為基礎性工作,要求所有經營者嚴格執行“真實、準確、醒目”的標價標準,同時建立明碼標價規范點,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明碼標價是維護市場價格秩序、保護消費者知情權的基礎環節。它如同市場交易中的透明窗口,不僅讓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或服務時能清晰了解價格構成,并能有效防止個別商家通過模糊標價手段擾亂市場秩序,從源頭遏制不正當價格行為的發生。”實驗區市場監管局物價處副處長鄭冬見介紹,通過源頭規范,可以有效減少價格糾紛。
在消費維權領域,實驗區創新推出“七天無理由退貨”和“先行墊付、代位追償”制度,讓信用“看得見、用得上”。截至目前,該制度已累計先行墊付11起,金額約1.88萬元。2025年以來,全區30家實體店實現線下七天無理由退貨32件,涉及退貨金額2萬元。
“我們把消費投訴當作監管信號燈,從中發現商家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規范商家行為,優化消費環境。”實驗區市場監管局消保處副處長陳江璐說。
企業聚力:
以誠信底色擦亮品牌名片
如果說監管是外在約束,那么企業的誠信自覺則是文旅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平潭,越來越多企業將誠信融入經營血脈,以品質服務贏得市場認可。
民宿作為文旅服務的重要窗口,正迎來標準化升級。實驗區市場監管局近期開展的民宿服務質量提升培訓會,吸引了不少民宿經營者參與學習,這是推動民宿服務認證的基礎之一。民宿服務認證旨在通過專業認證,全方位提升民宿的服務質量與管理水平,培育出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高品質民宿品牌。目前,平潭已有4家民宿獲得民宿服務認證證書,這不僅是對民宿自身建設的肯定,更為游客選擇高品質民宿提供了參考。
“從北港村到老城區,從之前的老店到現在的新店,誠信是我經營的唯一秘訣。”深耕旅游行業多年的民宿經營者陳芳芳一直保持零投訴記錄,她說,“一些商家為了引流,會出現虛假宣傳、貨不對板、捆綁銷售等情況,這些都擾亂了旅游市場秩序,妨礙旅游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我們絕不能這樣。”
餐飲行業同樣刮起“誠信風”。位于海壇東路的倔爺烤肉店,每到飯點便排起長隊。“能得到消費者的喜愛,我們也很開心,我想這與我們長期堅持的誠信經營理念分不開。”該店訓練部主管饒茂華表示,企業嚴格篩選合規供應商,每日采購新鮮蔬菜,更以透明化廚房接受公眾監督,用細節詮釋誠信內涵。
以信為本,向美而行。平潭正通過“信用+”的持續深耕,將誠信的軟實力轉化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讓每一位游客的“詩和遠方”都安心、舒心。(林小玉 林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