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健康中國”與“美麗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助力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深化海峽兩岸在森林康養、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護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產業協同,9月19日,由中國林學會指導,福建農林大學、福建日報社聯合主辦的海峽兩岸(福州)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福州舉辦。
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主持開幕式
《森林里》情景劇表演
活動在《森林里》森林康養情景劇表演中拉開序幕。本次研討會以“兩岸共融 智慧康養”為主題,深入探討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高質量發展之道,扎實推進“新林科”建設,共商閩臺林業學科合作交流大計。海峽兩岸及國際森林康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臺資企業代表、生態機構負責人等200余人參加活動。
出席活動領導致辭
開幕式上,福建農林大學黨委書記賴海榕,中國林學會秘書長文世峰,福建日報報業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編輯潘賢強,福建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石家泉,中國林學會森林療養分會理事長劉立軍,臺灣師范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汪靜明先后致辭,強調推動海峽兩岸在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領域的深度交流與融合,對促進兩岸同胞福祉、共建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此次研討會的舉辦,必將為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與高質量發展路徑搭建重要平臺,注入新的活力。
福建農林大學海峽兩岸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活動現場舉行了福建農林大學海峽兩岸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標志著全國首個海峽兩岸森林康養協同創新平臺在福建農林大學成立。該中心將依托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聚焦森林康養機理研究、環境教育模式創新、康養資源評估與標準制定等領域,整合兩岸學術資源與實踐經驗,致力于推動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
福建農林大學與福建日報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隨后,福建農林大學與福建日報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優勢與媒體的傳播優勢,通過全媒體矩陣推廣森林康養理念,讓更多人了解并受益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動森林康養事業邁向新高度。
海峽兩岸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共建基地授牌儀式
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與臺資企業簽約儀式
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與臺資企業簽約儀式
當天,海峽兩岸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共建基地授牌儀式同步舉行,10家省內知名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科研機構及企業代表接受了牌匾;并成立了由6家閩臺農林業科技企業、鄉村振興規劃團隊組成的兩岸森林康養產業聯盟,既為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學科發展注入新動能,也為臺胞臺企參與大陸生態產業提供合作契機,助力打造兩岸共同的“綠色家園”。
《森林人家理論與實踐》新書發布暨贈書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研討會現場還舉行了《森林人家理論與實踐》新書發布暨贈書儀式。該書作者為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系統地梳理了森林人家建設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成果,對森林人家運用的基礎理論進行了梳理和提煉,對各地在森林人家建設發展中實踐經驗、具體做法、發展模式進行了研究和總結。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尹偉倫作線上主旨報告
高雄師范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黃琴扉作主旨報告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尹偉倫指出,森林康養是森林經理學科的新發展,是發展林業新質生產力的新業態,是貫徹發展民生林業的新思路,發展潛力巨大、市場空間廣闊。高雄師范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黃琴扉以《結合科學教育的戶外STEAM教育分享》為題,分享關于STEAM教育的觀點。她表示環境教育的核心是在真實環境中學習保育、保護知識,倡導帶領學生走到戶外體驗自然。
參會嘉賓實地體驗森林康養設備
研討會期間,臺灣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建璋、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黃宇等7位專家學者將先后開展專題報告,深入探討森林康養人才培養、環境教育實踐路徑等關鍵議題。同時,兩岸專家將圍繞學科建設、產學研聯動等主題展開座談。
此外,參會嘉賓還將實地考察福建農林大學海峽森林康養專業虛擬教研室、森林康養與檢測實驗室等科研平臺,近距離感受該校在森林康養學科建設與科研創新方面的成果。
此次海峽兩岸(福州)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既是兩岸生態領域學術交流的盛會,也是兩岸產業協同與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未來,依托“海峽兩岸森林康養與環境教育研究中心”及共建基地,福建農林大學將持續推動兩岸在生態保護、健康產業領域的深度合作,為兩岸融合發展與國家綠色發展戰略貢獻“福建力量”。(記者 薛莞馨 譚佩/文 翁莉 張立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