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
今年7月,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對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探索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作出系統部署,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指明了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
近日,福建省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座談會在福州舉行,來自省直有關單位部門、高等院校以及社科理論界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圍繞全會精神,分享學習體會、總結實踐經驗,研究謀劃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福建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這既是對福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時賦予福建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牢記殷切囑托,大膽探索創新,著力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為全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貢獻福建智慧和力量。”省政府參事,福建社科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陳祥健說。
省委政研室副主任譚亞川表示:“福建是經濟大省,必須堅決扛起挑大梁、作示范的責任擔當,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持續用力。各地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經濟基礎、地域文化等不盡相同,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各展所長,先行先試、摸索經驗、總結提升。”
閩在海中,亦在山間。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必須著力深化新時代山海協作。
對此,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全國人大代表潘越表示:“山海協作經過多年實踐,已取得初步成效。要從體制機制優化、產業深度協同、暢通要素流動等方面著手,推動山海協作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實現‘山’與‘海’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還要深刻把握“發展”與“保護”的關系,通過高水平保護更好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從現實需求看,當前我省生態環境的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壓力較大、環境容量有限。”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胡熠教授表示,要接續推進生態省建設,全力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走出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新路,文化的作用至關重要。
福建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潘玉騰教授認為:“文化的介入,能從多方面為城鄉融合發展理念帶來革新,推動城鄉在物質基礎、經濟空間以及社會空間上實現深度融合。”
“閩南文化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劉云表示,“要強化頂層設計與資源整合,提升閩南文化研究水平,建設好一支在海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學有專長的知名專家隊伍和一批閩南文化數字資源庫、博物館、世界級的文化交流平臺。”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必須服務工作大局,融入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廈門市集美區社科聯主席楊良杰表示,將重點關注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傳承文明、民生成就等主題,持續開展線下活動,助力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
龍巖市社科聯主席林長秀表示:“龍巖市社科聯將把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著力提高咨政水平,強化社科陣地建設,為探索革命老區共同富裕的‘龍巖實踐’提供不竭的思想動能、智力支撐和社會共識。”(記者 胡松坤)